游戲作品中類人機器人克洛伊緩緩道出“人類有仿生人沒有的東西,那就是靈魂”;影視作品中敘述有關類人機器人的科幻故事;現(xiàn)實生活中美國“索菲婭”類人機器人被授予公民身份……
近年來,類人機器人技術突飛猛進,在多個領域走進人類視野,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取決于巧妙絕倫的仿生結構設計和日新月異的驅動控制技術。
(資料圖片)
那么,當類人機器人與軍事作戰(zhàn)發(fā)生碰撞,它能否引領未來戰(zhàn)場?其軍事化運用又能否如愿以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類人機器人的軍事運用。
圖為美國“索菲婭”類人機器人(圖源網絡)
類人機器人發(fā)展概況:五臟俱全
所謂類人機器人,也稱人形機器人,是指能夠模仿人類雙腿步行的仿生機器人,它具有一定智能水平,比一般機器人具有更加復雜的結構、傳感、驅動和控制系統(tǒng)。合理的仿生設計是類人機器人發(fā)揮功能作用的基礎,當前類人機器人發(fā)展可從外觀特點、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行動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概括。
從外觀特點來看,類人機器人基本具備人類的基本形態(tài),四肢、頭部等結構完備。但是,類人機器人目前不具備仿生皮膚,與真人在外觀上仍然相去甚遠。
從感知能力看,類人機器人已經配置有RGB-D攝像頭及立體聲收音器,可以全面感知并建構周圍環(huán)境的3D模型。在動作感知上,類人機器人配備了位置及力矩傳感器,可以精確地獲取肢體位置及動作受力信息。目前,類人機器人的感知手段還在進一步發(fā)展,激光雷達、紅外成像等技術已經陸續(xù)在類人機器人上實現(xiàn),類人機器人的感知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分析能力看,較為成熟的技術可以實現(xiàn)基于現(xiàn)有知識的混合感知,最終使機器人具備符合層次的分析能力,可以自動化完成一些復雜任務。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fā)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分析判斷技術將應用到類人機器人上,使其具備獨立完成更復雜任務的能力。
從行動能力看,可以從類人機器人在靈活,載荷及續(xù)航三個方面的能力進行概括。目前,類人機器人的關節(jié)都達到了六個自由度以上,部分型號還采用了球形關節(jié)結構,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在載荷及續(xù)航方面,以德國宇航局的Rollin"Justin機器人為例,其能夠負重20千克,以最高2米每秒的速度工作1小時。同時這一型號還具有最高12個自由度的關節(jié)。當前,類人機器人在行動能力上已經基本達到人類水平,并且由于其沒有體力上的限制,只要電力供應允許可以實現(xiàn)持續(xù)工作,在一些以耐力為主的場景下具有遠超人類的水平。
圖為Rollin"Justin機器人正接受測試(圖源網絡)
當前類人機器人的軍事應用:有待開發(fā)
早在2013年,美軍曾對外宣布成功研制“阿特拉斯”類人機器人。據(jù)當時公布的資料來看,“阿特拉斯”是由模擬人體結構和外形大小的兩條胳膊、兩條腿、軀干和頭部等組成,其身高1.88米,重達150千克?!鞍⑻乩埂笨杉皶r躲開傳送帶上突然出現(xiàn)的木板,或者從高處跳下穩(wěn)穩(wěn)落地,還可以兩腿分開從陷阱兩邊走過,然后跑上樓梯;它在遭到一個重9公斤的撞球擊中后,仍能以一只腳保持平衡單腿站立。美軍希望在2015年前在三分之一的地面戰(zhàn)斗中使用機器人士兵,然而這一目標至今未能實現(xiàn),“阿特拉斯”仍然作為一個具有實驗性質的計劃存在。
圖為“阿特拉斯”正接受動作能力測試(圖源網絡)
俄軍對類人機器人也高度關注。2015年,俄羅斯“未來研究基金會”負責人表示,一款能夠執(zhí)行戰(zhàn)斗任務的類人機器人將于同年年底前學會奔跑和跨越障礙并完成其他動作。2017年,俄羅斯安卓技術公司官網開發(fā)出一款名為“菲多爾”的類人機器人?!胺贫酄枴蹦茉谔囟▓鼍爸心闷饍x器并操作,精準射擊能力使其在軍事作戰(zhàn)方面表現(xiàn)出巨大的潛力。
整體來說,當前世界各國軍用類人機器人尚處于概念或實驗階段,并無大規(guī)模列裝使用,類人機器人的戰(zhàn)場潛力有待發(fā)掘。
類人機器人的戰(zhàn)場潛力:光明與挑戰(zhàn)并存
一方面看,類人機器人在未來戰(zhàn)場具有諸多可能的應用。首先,戰(zhàn)場環(huán)境越來越凸顯人類活動的痕跡,諸如城鎮(zhèn)、工業(yè)區(qū)、農場等。這些環(huán)境本身就是為人類所設計的,具備人類形態(tài)的類人機器人在這些環(huán)境中具有顯著優(yōu)勢,可以模擬真人利用環(huán)境中的各個系統(tǒng)。從另一方面看,類人機器人的廣泛使用將快速推進軍隊無人化建設。傳統(tǒng)的有人裝備可以適應類人機器人進行操作,通過無人的類人機器人操作傳統(tǒng)有人裝備,實際上對裝備進行了無人化。這樣,擁有龐大傳統(tǒng)有人武器的軍事力量可以快速擺脫使用有人裝備的慣性。同時,由于不需要單獨研發(fā)無人裝備,軍隊無人化的成本可以極大降低,無人作戰(zhàn)規(guī)模可以迅速擴大。
圖為影視作品中對類人機器人上戰(zhàn)場的構想(圖源網絡)
綜上所述,類人機器人的相關技術指標已經發(fā)展到了較高水平,但不容忽視的是,類人機器人投入戰(zhàn)場使用仍需克服動力和能源、控制和信號、材料和耐用、作戰(zhàn)重量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類人機器人尚無廣泛的軍事應用。在日趨復雜的未來戰(zhàn)場環(huán)境中,類人機器人或將獲得更廣泛的發(fā)揮空間。屆時,類人機器人部隊走上一線戰(zhàn)場,將不再是科幻大片的場景。
郭秉鑫,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兼學員骨干,曾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軍事文摘》等重要紙媒和中國社會科學網、人民網等中央級網絡媒體總發(fā)表五十余篇;鐘宇航、雷泓宇,理論研究小組成員。
出品:科普中國
監(jiān)制:光明網科普事業(yè)部
作者:郭秉鑫 鐘宇航 雷泓宇(國防科技大學)
審核專家:付松洋(國防科技大學)
編輯:金 赫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打造勞務品牌形象(引題)微電影《文昌雞師傅》在文昌開拍(主題)海南日報文城3月27日電(記者劉夢曉)3月27日,微電影《文昌雞師傅
2023-03-28 09:56
原標題:近期河北演出市場持續(xù)回暖,眾多精彩劇目火熱上演,很多演出場館上座率達九成(引題)吹響河北演出市場春天的號角(主題)河北日報記
2023-03-28 09:46
原標題:青春戀歌與長征贊歌的深情交匯(引題)?音樂劇《花兒與號手》昨亮相(主題)新民晚報記者吳翔紅軍長征像一部永恒的史詩,有說不完、
2023-03-28 08:40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秀出時尚國際范2023年3月26日,中國國際時裝周,設計師施杰時裝秀,作品以傳承與創(chuàng)新東方文化與工藝藝術為主旨。將植
2023-03-28 08:52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暢楊楊:妙剪生花續(xù)匠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潘志賢通訊員王佳寧紅色的紙張在手指間翻飛,不一會兒,一朵雍容的牡丹便在暢楊
2023-03-28 08:46
原標題:為文物量身裁衣、涂護膚品!看考古背后的“科技范”據(jù)國家文物局消息3月27日至28日十大考古終評會在北京舉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
2023-03-28 08:43
原標題:古生物學者發(fā)現(xiàn)約1 7億年前的“花”新華社南京3月26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古生物學者近期通過化
2023-03-28 08:55
原標題:探訪“東方的龐貝古城”:千年遺址訴說古老王國的興亡故事中新網南平3月27日電(葉秋云張麗君)“城村,因城而得名。”近日,中新網記者
2023-03-27 20:48
原標題:原聲還是配音,一把尺子如何衡量?朱子鈺沈沁心近年來,關于“影視劇該用演員原聲還是配音”這一話題產生了不少爭議,許多網友質疑“
2023-03-27 16:42
原標題:《中國奇譚》之《鵝鵝鵝》入圍薩格勒布國際動畫節(jié)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bilibili聯(lián)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
2023-03-27 15:35
原標題:非遺品牌“亮”起來(主題)——“2023非遺品牌大會”側記(副題)■粵劇、昆曲、川劇、豫劇、英歌、龍舞、客家山歌……展演舞臺上的
2023-03-27 15:44
原標題:有了經典角色王大錘之后,再次挑戰(zhàn)更多可能性(引題)?白客調查記者演起來帥現(xiàn)實中艱辛而不易(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提起白客,很
2023-03-27 15:56
原標題:《長征第一渡》在江西于都首演這是《長征第一渡》的演出現(xiàn)場(3月23日攝)。3月23日晚,《長征第一渡》在江西省于都縣長征大劇院首演
2023-03-27 15:50
原標題:?《聲生不息·寶島季》:絕不只是一檔音綜“今天我們是在室內,但是我們是在臺北市中心,在演唱的時候,會有臺北101的地標出現(xiàn)。”《
2023-03-27 15:52
原標題:以銅之名盡顯千年風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尹曉宇3月1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將其熔銅
2023-03-27 14:56
原標題:津陜兩地民樂名家相約“周日音樂下午茶”(引題)?《津秦流芳》奏竹笛藝術新聲(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天下午,天津交響樂團
2023-03-27 14:41
原標題:天津博物館上演首部委約表演作品《進入雪景寒林之境》(引題)?當代實驗戲劇演繹宋代傳世名畫(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茵昨晚,
2023-03-27 14:36
原標題:“真聽真看真暈倒”《宇宙探索編輯部》路演笑聲不斷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外星人駐地球聯(lián)絡員招募大會”全國路演
2023-03-27 14:53
原標題:寧河區(qū)文藝愛好者創(chuàng)作編排演出(引題)?話劇《氫彈之父──于敏》精彩上演(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劉雅麗)昨天,由市委市級機
2023-03-27 14:34
原標題:北大教授朱鳳瀚帶領讀者閱讀古代中國的家族與國家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應妮)商務印書館“涵芬書房名家系列講座·第二講:古代中國
2023-03-27 13:37
原標題:商代前期:中國步入成熟文字時代文字的起源與發(fā)展是早期文明研究的熱點,也是研析社會文化的重要觀察點。漢字作為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
2023-03-27 13:44
原標題:中國古代中人群體的歷史演變【讀史札記】“中人”是古代社會人際交往尤其是經濟往來的必然產物,這一群體廣泛存在于社會各領域,具體
2023-03-27 13:44
原標題:探索驚悚喜劇邊界電影《了不起的夜晚》首映3月26日,電影《了不起的夜晚》在北京舉行首映禮。編劇、導演馬凱,監(jiān)制易小星,領銜主演范
2023-03-27 13:52
原標題:唐代新樂府與樂府體的重構唐代“新題樂府”是與古題樂府相對的概念,又稱“新樂府”。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當是中唐詩人李紳,他創(chuàng)作《
2023-03-27 13:45
原標題:種下一株株草藥,感悟中華文化之美(主題)同濟大學開辟“留學生中醫(yī)文化體驗園”(副題)文匯報訊(記者吳金嬌)當歸、枸杞、芍藥、
2023-03-27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