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愿芬芳馥郁滿天涯(新國潮)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苗 春
看顧小思手工制香的視頻,既新穎奇特,又賞心悅目:她化著古代仕女妝容,身穿漢服,束起寬大衣袖,在竹席上擺開大大小小的碗、盞、缽、鍋,將各種天然原料,經過研磨、蒸煮、炒炙、烘焙、水飛、煉蜜等過程,制作成各式藥香,如古代宮廷喜愛的“四棄香”,與蘇軾、蘇轍兄弟有關的“二蘇舊局”,南宋端午時節(jié)盛行的“軟香”等,甚至還有錦鯉形狀的香炭,以梔子花為主料的浴包……她邊饒有興味地一樣樣做來,邊輕聲慢語地進行相關歷史文化知識解說,再配上優(yōu)美的畫面和音樂,讓人覺得她仿佛就是古裝劇里的女主角。
2019年,顧小思成為江蘇宜興手工藥香制作技藝傳承人?,F(xiàn)在她的全網粉絲量為400多萬。更多人知道顧小思的名字,是通過她結合熱門古裝劇所做的歷史文化知識相關視頻。如她切開從新疆買來的榅桲,挖去內芯,填之以沉香、檀香,復刻《甄嬛傳》中“鵝梨帳中香”的過程,拍成視頻后產生的話題,閱讀量達2.4億。前不久《夢華錄》熱播時,她就劇中宋代服飾、物品、風俗等制作了十幾期視頻,很受歡迎。顧小思說,當時“幾乎是用放大鏡看這部劇的,恨不得每一幀都要找到可以拿來做視頻的知識點”。她認為,利用熱門影視劇弘揚傳統(tǒng)文化,能吸引更多人關注,讓大家增長知識,獲得美感體驗,“這是古裝劇的重要價值之一”。
顧小思希望“分享與古風有關的一切”。她在快手上的近70段視頻,涉及藥香、古代化妝品、漢服、古詩詞、茶葉、戲曲、傳統(tǒng)手工藝品、食品、節(jié)令文化等許多方面,每一段視頻都活色生香、美輪美奐,散發(fā)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專注藥香之前,顧小思曾在國外留學,身著漢服,走過30多個國家。她還到北京服裝學院進修,撰寫了數(shù)本以中國歷代服飾、妝容為內容的書籍。從實踐到理論,她廣泛涉獵,逐漸深入,終于找到了自己繼承、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門徑,也把興趣做成了職業(yè),有人甚至說顧小思“把生活過成了詩”。
然而顧小思覺得自己并沒有過上這樣的生活,“只是不太希望自己被條條框框限制,而是能用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當年因為偶然的機緣,她得知一位重慶的藥香師傅在開辦研習班,就毫不猶豫買了飛機票前去拜師學藝,放棄了原來從事的高薪的房地產業(yè)。剛開始家人親友都不支持,她也遇到了經濟窘迫、網絡非議等難題。但顧小思認為,“并不是每天種菜種草、美服制香,就是‘詩一樣的生活’”,她更希望不跟這個世界脫節(jié),能經常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去做有流量的短視頻輸出。
寫過書,做過雜志撰稿人,也多次在電視臺的綜藝節(jié)目中做嘉賓,顧小思現(xiàn)在更喜歡短視頻作者的身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策劃、制作、推廣,得到反饋特別快,而且視覺化的東西也更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她認為如今古風受到追捧,就是因為網絡平臺興起后,大量古風變裝達人和美妝達人借此傳遞了古風之美,讓“網生一代”的年輕人由喜歡到熱愛,這使她覺得自己所做的相關工作特別有意義。她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時間長河里流失了一部分,有的非遺項目已經斷檔。現(xiàn)在看到哪些能搶救過來,就應該竭盡所能?!睘榱税严嚓P技藝和知識說清講透并打造出優(yōu)美古雅的意境,她的視頻往往比一般短視頻略長,但是每次都得到快手等平臺的支持,她非常感動。
顧小思個人微博的自我介紹寫道:“開過飛機,下過深海,環(huán)游過世界,寫過幾本書,開了幾門課,想和有趣的人做朋友?!彼X得自己是一個渴望在各種領域探險的人,也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作為一位新晉寶媽,顧小思說,她會帶著女兒一起去實現(xiàn)自己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未來計劃,“我會培養(yǎng)她成為一個‘漢二代’”。
標簽: 傳統(tǒng)文化 覺得自己 芬芳馥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愿芬芳馥郁滿天涯(新國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看顧小思手工制香的視頻,既新穎奇特,又賞心悅目:她化著古代仕女妝容,身穿漢服
2022-08-26 15:29
原標題:人生“基本法”:與生活握手言和,前行不輟曹雪盟人常言“生活是一道沒有如果的選擇題”。時光線性流逝,不舍晝夜,人生沒有演習、無
2022-08-26 15:37
原標題:躺在現(xiàn)實里的歌者郭艷一日三餐,加之仰臥間騰挪,一如費爾南多·佩索阿所言——我感到我的整個身體躺在現(xiàn)實里。個人被深植在程式化的
2022-08-26 15:42
原標題:綜藝《快樂再出發(fā)》高分收官,“0713男團”為觀眾貢獻“密集笑點”與“高燃淚點”,也把人生經歷寫進音樂(引題)《活該》《老歌手的
2022-08-26 15:28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即將來襲,快樂不減精彩加倍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由騰訊視頻、笑果文化聯(lián)合出品的脫口秀競演節(jié)目《脫口秀
2022-08-26 15:30
原標題: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感受文字之美8月24日,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觀看展覽。暑假期間,眾多市民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通過了解文字的發(fā)展
2022-08-26 07:33
原標題:勾畫臉譜學習身段動作欣賞傳統(tǒng)劇目(引題)吉祥大戲院體驗活動讓孩子走近京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體驗臉譜勾畫、參與京劇知識互
2022-08-26 05:33
原標題:284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新華社濟南8月25日電(記者賈云鵬)加牙藏族織毯技藝、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土布紡織技藝、
2022-08-26 05:30
原標題:《披荊斬棘》第二季初舞臺一眾老歌中,李承鉉翻唱方言搖滾《莫欺少年窮》引發(fā)大眾討論——(引題)“回憶殺”外,綜藝不妨給新歌更多
2022-08-25 20:46
原標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放(主題)明清歷史檔案展“亮寶”聚人氣(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近日面向
2022-08-25 18:28
“文化觀察”原標題:國產科幻片在數(shù)量和質量方面取得全面進步(引題)從三年一部到一月三部的飛躍(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2019年春節(jié)檔,國
2022-08-25 16:33
原標題:第二屆“北京·國際范兒”短視頻大賽啟動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陳杭)8月24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中央廣播電視
2022-08-25 16:27
原標題:改正上一版疏漏訛誤吸收紅學研究新成果(引題)紅研所校注本《紅樓夢》新版發(fā)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人民文學出版社聯(lián)合中國
2022-08-25 15:47
原標題:《崖上的波妞》繪本引進出版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簡體中文版《崖上的波妞》繪本近日由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
2022-08-25 15:39
原標題:青海作家首獲魯迅文學獎中新網西寧8月25日電(李雋陳文年)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說家索南才讓
2022-08-25 15:30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保護文物,妥善應對臺風和風暴潮中新網8月25日電據(jù)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國家文物局25日發(fā)布《關于文博單位妥善應對臺風、
2022-08-25 15:36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科研人員幫助亞洲最大的完整恐龍化石“長”了2米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吳曉穎張超群)亞洲完整恐龍化石中的最大者——
2022-08-25 07:35
原標題:文物“活”起來變身可愛人物(主題)故宮出品首部兒童劇《甪端》(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故宮博物院和藝瑞奇國際文化(北京)有
2022-08-25 05:40
原標題: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舉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金聲玉振”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在中華曲苑上演。金派梅花大鼓是市級非遺
2022-08-24 16:41
原標題:中央芭蕾舞團來津上演“戲劇芭蕾曠世杰作”(引題)《奧涅金》十月登天津大劇院(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記者從天津大劇院獲悉,
2022-08-24 16:46
原標題: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頻頻“出圈”的背后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施雨岑、韓佳諾“誓要拿下‘綠馬’”“等了20多天
2022-08-24 15:41
“解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原標題:安徽合肥三十頭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楊波帶領學生組建音樂社團(引題)田埂上長出合唱團(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游
2022-08-24 15:43
原標題:探索中國上古時期的年表(主題)——《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發(fā)布(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韓寒“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終于能向整個項目組
2022-08-24 15:47
原標題:賈平凹之女賈淺淺擬入中國作協(xié)引爭議,作協(xié)回應8月17日下午,中國作家協(xié)會公示2022年會員發(fā)展名單,擬發(fā)展會員994人。其中,著名作家
2022-08-24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