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油脂博物館探尋“千年油脈”
【資料圖】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通訊員 李玲玲
炎炎夏日,在武漢輕工大學校園此起彼伏的蟬鳴鳥叫聲中,記者走進了中國油脂博物館——一座被橄欖樹與油茶樹、向日葵和芝麻等各色木本與草本油料作物簇擁著的建筑。這是我國唯一的油脂博物館,被業(yè)內(nèi)人士譽為“千年油脈一館承”。
中國是最早種植油料作物、制取和使用油脂的國家之一?!坝椭鄙⒁娪谖覈鴼v代典籍中?!抖Y記·內(nèi)則》中出現(xiàn)了“脂膏”一詞。唐代孔穎達疏:“凝者為脂,釋者為膏。”《本草綱目》載:“凡凝者為肪為脂,釋者為膏為油?!睋Q言之,液態(tài)稱之油,固態(tài)謂之脂。
中國油脂博物館負責人王麗英介紹,油脂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先秦始萌,油脂閃耀于文明之焰;春秋爭鳴,油脂溢彩于輻輳之間;唐代興盛,油坊應運而生;近世變局,油廠新生維艱;新中國成立,油脂工業(yè)蓬勃發(fā)展;進入新時代,油脂科技日新月異。
目前,中國油脂博物館共有藏品8000余件,其中銅器、瓷器、陶器、石器、木器等300余件,糧油票4000余枚,火花2800余盒,文獻近1000冊,另有油料標本、作物及油品近1000種。博物館設有古代油脂、近現(xiàn)代的油脂工業(yè)、油脂行業(yè)名家簡介、油脂學會名校名企、油脂科技及糧油安全、企業(yè)油品等展區(qū)。
中國油脂博物館里,既有各式或拙樸或精巧的油燈,也有古色古香的明代臥式木榨,還有各種現(xiàn)代榨油機器,而最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館里展陳的油票。
上海1966年四兩油票、陜西1972年三市兩油票、宜昌1984年二市兩油票、濟南1993年七百五十克油票……小小的油票,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物資匱乏的艱難歲月。
今年5月,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名譽會長、中國油脂博物館終身榮譽館長王瑞元,專程來到武漢,向博物館捐贈了7000余份珍貴藏品。其中,有一批油票極其珍貴。
王瑞元介紹,捐贈的油票中面值最小的只有五分五厘,是1965年河南鎮(zhèn)平縣印發(fā)的供“四清”工作隊隊員在農(nóng)民家吃飯時使用的臨時食用油票。當時每人每月僅供應半斤食用油,算下來每人每餐0.055兩(五分五厘)。1965年城鎮(zhèn)居民每人每年6斤食用油的定量供應,與2022年每人每年53.2斤的敞開供應形成鮮明對比。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同樣,一滴油也可以反映我們國家在數(shù)十年間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黃鳳洪說,如今我們的食用油不僅完全夠吃,而且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為生動開展油料作物知識科普,2023年,中國油脂博物館啟動油料文化園建設。油料文化園面積約6200余平方米,共種植油茶樹、油牡丹等木本油料作物360余棵。7月初,隨著油料文化園里一株株向日葵張開了笑臉,這里成了學校師生和外來游客的熱門打卡地。王麗英透露,待收獲后,博物館還要引導學生們親自體驗榨油。
武漢輕工大學黨委書記王立兵表示,學校作為糧油食品領域特色高校,希望通過此項活動讓大學生體驗農(nóng)耕文化、感受種植樂趣、培養(yǎng)親農(nóng)情感,在勞動實踐中增長才干,涵養(yǎng)愛校榮校情懷。
據(jù)統(tǒng)計,自2021年10月開館以來,中國油脂博物館對廣大師生和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每年開放300余天,迄今已接待參觀者30000人次。
“科學普及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蓖觖愑⒈硎?,中國油脂博物館正致力于打造中國油脂文化的展示基地、油脂技術人才的教育與培養(yǎng)基地、油脂科技的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成果展示基地、油脂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爭取在油脂領域為實現(xiàn)高水平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作出新貢獻。
標簽:
上一篇:重視海派京劇的地域性特色和時代性特征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去油脂博物館探尋“千年油脈”光明日報記者張銳通訊員李玲玲炎
2023-08-09 11:56
原標題:重視海派京劇的地域性特色和時代性特征(主題)——由經(jīng)典海派
2023-08-09 11:59
原標題: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嵩口社區(qū)公益圖書館——(引題)?書香氤氳
2023-08-09 12:06
原標題:古畫中的消夏文化王韌今年入夏以來,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
2023-08-09 11:57
原標題:亞運為“媒”增活力,文旅產(chǎn)業(yè)融古今(主題)“國際紡都”浙江
2023-08-09 11:53
原標題:奧斯卡提名紀錄片《火山摯戀》定檔8月18日羊城晚報記者李麗紀
2023-08-09 10:53
原標題:青春群像折射人生百態(tài),《追光的日子》廣東衛(wèi)視熱播(引題)?
2023-08-09 10:55
原標題:11部首演劇目薈萃2023國際戲劇邀請展(引題)?在演藝大世界,
2023-08-09 11:00
原標題:“熊貓杯”征文大賽啟動人民日報北京8月8日電(記者張賀)近日
2023-08-09 10:52
原標題:到數(shù)字文學博物館體味古都文韻光明日報記者劉已粲光明日報通訊
2023-08-09 10:52
原標題:文藝作品“傳統(tǒng)熱”值得關注近日,展示大唐風采的《長安三萬里
2023-08-09 10:04
原標題:一份戰(zhàn)地簡報引出一部舞臺經(jīng)典,全新武戲程式開創(chuàng)現(xiàn)代京劇先河
2023-08-09 10:07
原標題:王舸:用芭蕾語匯講中國故事北京日報記者李洋著名舞蹈編導王舸
2023-08-09 09:58
原標題:第十四屆全國舞蹈展演活動落幕(引題)?天歌群舞《凝·芳》獲
2023-08-09 10:01
原標題:頂級富豪赤膊上陣的流量炒作雨馨還記得“馬扎之戰(zhàn)”嗎?據(jù)馬斯
2023-08-09 09:53
原標題:從影50年擁有“監(jiān)制”新身份(引題)?任達華:我是來學的,不
2023-08-09 08:56
原標題:復排版《少年天子》月底登臺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幽香縷縷
2023-08-09 09:00
原標題:專家學者研討古文字學人才培養(yǎng)人民日報雄安8月7日電(記者楊立
2023-08-08 16:01
原標題:海淀:“書香人海”讀書會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書香智
2023-08-08 16:07
原標題:展現(xiàn)境外詐騙工廠駭人內(nèi)幕(引題)?《孤注一擲》內(nèi)容“逼真寫
2023-08-08 16:00
原標題:景德鎮(zhèn)御窯瓷器走進恭王府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近日,“四
2023-08-08 15:55
原標題:紀錄片《郭味蕖》開播人民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劉陽)今年
2023-08-08 15:53
原標題:“讓讀者在作品中聽到中國在歌唱”(主題)——關于長篇小說《
2023-08-08 14:05
原標題:服飾版型寬大、上衣下裳、繡工精致為年輕人提供新的文化體驗方
2023-08-08 14:00
原標題:演員康勇:帶川劇變臉“破圈”吸睛新生代龍奕彤四川日報全媒體
2023-08-0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