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藍色海洋團隊
在非洲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有一片顏色鮮紅的海,這就是紅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屬海。紅海像一條張著大口的鱷魚,從東北向東南,斜臥在那里。北段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通。海內(nèi)的紅藻,會發(fā)生季節(jié)性的大量繁殖,使整個海水變成紅褐色,有時連天空、海岸,都映得紅艷艷的,給人們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紅海。實際上,在通常情況下,海水是藍綠色的。
(資料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wǎng))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后,紅海成為印度洋與地中海間的要道,是一條重要的國際航線;它使原來繞過好望角的航線,縮短了9000公里。
紅海是年輕的海。大約2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誕生了紅?!,F(xiàn)在還可看出,兩岸的形狀很相似,這是大陸被撕開留下的痕跡。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間的裂谷,沿紅海底中間通過。在近300-400萬年來,兩個板塊仍繼續(xù)分裂,兩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擴張。紅海在不斷加寬,將來可能成為新的大洋。
紅海邊緣的阿法爾三角地區(qū)的兩側(cè)海岸線,在幾何形態(tài)上嵌合部分發(fā)生中斷,就很能說明問題。大約在2500萬年前,今天的也門恰好嵌合在勞比亞和索馬里之間。經(jīng)過中心擴張分離,形成了現(xiàn)今的達納基勒地壘兩側(cè)的地殼碎塊,成為阿法爾三角地區(qū)。
1947年,瑞典的"信天翁"號調(diào)查船,曾經(jīng)來過紅??疾欤l(fā)現(xiàn)了海底裂谷處的幾個熱源。后來,美國的"阿特蘭蒂斯Ⅱ"號和英國"發(fā)現(xiàn)者"號,也相繼到這里調(diào)查,證實了這些熱源的存在,并測得了這里的水溫高達56℃,鹽度高達74-310。而在正常情況下,熱帶海面的水溫,一般最高只有30℃,至于深層水一般只有4℃。海水的鹽度,一般在35左右。紅海底裂谷處,水溫高出十幾倍,鹽度高出2-9倍,實在令人吃驚。因此紅海是目前已知最咸的海區(qū)。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反常的情況呢? 經(jīng)科學家的論證認為,由于裂谷不斷擴張,地幔的熔巖流出來,加熱了沿裂縫下滲的海水;大量的礦物質(zhì)和溶解鹽類,也趁機溶進海水。在這些熱的海水里面,含有豐富的鐵、錳、鋅和鉛等多金屬礦物,人們稱它為熱液礦床。調(diào)查結(jié)果公布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蘇丹政府首先提出對這些海底礦物的所有權的要求。但在2000米水下,開采這些礦物談何容易,所以至今仍是紙上談兵。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紅海處于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它北部年降雨量只有28毫米,實在可憐得很,南部也只有127毫米,真是滴水貴如油。然而,這里的蒸發(fā)量大得很,年平均約2l00毫米,遠遠大于降水量。加上紅海周圍無河流匯入,使紅海水量入不敷出。必須由印度洋的水流來補充;亞丁灣就成了調(diào)節(jié)紅海水位的"大水庫"了。從印度洋進入亞丁灣的水,浩浩蕩蕩北上,進入干渴的紅海,補充它的水源不足。紅海的高溫、高鹽水也不斷經(jīng)過曼德海峽的底層,流向亞丁灣,成為印度洋高溫高鹽水的重要源頭。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探訪六座食辣之城(引題)《江湖菜館3》解讀辣味文化(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市井美食紀錄片《江湖菜館3》昨天在優(yōu)酷上線?!督?/p>
2022-11-03 16:46
原標題:踏實演戲的熱依扎終于迎來“大水花”作者師文靜11月1日,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舉行,演員熱依扎憑借扶貧題材劇《山海情》中的“
2022-11-03 16:29
原標題:北京曲藝團打造“京味兒劇場”品牌,積極拓展演藝新空間(引題)讓傳統(tǒng)藝術在百姓身邊扎根(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在茶館里一邊品茗
2022-11-03 16:24
原標題:取材“90后”真實創(chuàng)業(yè)事跡(引題)津產(chǎn)電影《青春幾回合》開機(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日前,由天津電影制片廠、天津北方電影
2022-11-03 09:25
原標題:公益電影《隊長老爸》上映,致敬“城市美容師”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張翀日前,在今年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節(jié)前夕,一部真實反映環(huán)衛(wèi)工風貌的公益
2022-11-03 08:37
原標題:2022年文化產(chǎn)業(yè)IP指數(shù)報告發(fā)布(引題)《斗羅大陸》《人世間》綜合價值榜名列前茅(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霞昨天,由中國經(jīng)濟信息社
2022-11-03 08:35
原標題: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揭曉現(xiàn)實題材大獲全勝(引題)國劇“飛天”拒絕偽激情(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中國電視劇領域的最高“政府
2022-11-03 08:29
原標題:陳小藝身兼多職復排《蓮花》(主題)下周六起首都劇場開啟本輪演出(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熱鬧的排練廳,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
2022-11-03 08:35
原標題:香港將建4個新博物館聚焦文化推廣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葉麗麗劉麗斌香港特區(qū)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11月2日表示,未來香港將建4
2022-11-03 08:43
原標題:《鉆石突變,十年磨一劍:ALK或ROS1陽性晚期肺癌患者10年生存錄》首發(fā)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姬薇抗擊癌癥,是一條嘗盡人間冷暖的漫長、
2022-11-03 07:25
原標題:北京首例可移動文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引題)兩人給文物偽造“身份”后倒賣獲刑(主題)中工網(wǎng)訊?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
2022-11-03 07:42
原標題:5800余件珍品將亮相嘉德秋拍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31個佳作云集的專場,5800余件藝術珍品匯聚一堂,中國嘉德2022秋季拍賣會將于11
2022-11-03 07:26
原標題:《曹雪芹》亮相中關村舞劇節(jié)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入圍終評的作品、海淀原創(chuàng)舞劇《曹雪芹》,11月1日
2022-11-03 07:29
原標題:薦書︱長篇紀實作品《鹿之民》:完整記錄一個古老族群的消亡過程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近期出品的《鹿之民》
2022-11-03 05:25
原標題:薦書︱《谷物的故事》:每一粒谷物都藏著歷史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為什么說谷物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興衰?為什么是谷物而不是瓜果
2022-11-02 18:30
原標題: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播出人民日報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陳世涵)近日,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開播。該片共分為《因勢賦形》《地
2022-11-02 17:28
原標題:《再見愛人2》開播:三組全新婚姻樣本關照老年群體情感困境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在漫長的一生里,分別和愛不一定是相悖的。”
2022-11-02 16:26
原標題:國標舞首與大型國際藝術展融合冬奧開幕式團隊與美術作品對話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蘇墨?日前,北京大學商業(yè)與藝術研究中心、嘉德藝術
2022-11-02 16:32
原標題:印象街藝術區(qū)改造提升年內(nèi)開工(引題)宋莊小堡再造“新印象”(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強作為藝術家聚集地,通州區(qū)宋莊鎮(zhèn)小堡村在海內(nèi)
2022-11-02 15:41
原標題: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引題)《致·踐耳》黑膠唱片首發(fā)(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黑膠唱片《致·踐耳——紀念朱
2022-11-02 15:30
原標題:景山展出皇家園林詩書畫印北京日報訊(記者任珊)昨天,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和景山公園管理處聯(lián)合主辦的“紫禁之巔皇都
2022-11-02 15:28
原標題:94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去世老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于11月1日上午去世,享年66歲。陸樹銘因曾主演1994年的古裝劇
2022-11-02 15:33
原標題:5年開展600余場活動吸引上千萬人次參與(引題)“周末藝聚”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zhì)化多元化(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與身著民國服飾的
2022-11-02 15:35
原標題:山西展出240余件跨越百萬年文物追溯中華文明起源中新網(wǎng)太原11月1日電(記者胡健)從243萬年前人類的第一粒火種,到4000多年前最初中國的
2022-11-02 08:33
原標題: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揭曉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王鵬)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
2022-11-02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