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3月26日,中國海油發(fā)布消息,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這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風電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海上油氣開發(fā)邁出進軍“綠電時代”的關鍵一步。
“海油觀瀾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浮式基礎和風機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底部是一個三角形浮式基礎,由30個鋼結構模塊組裝而成,包括3個邊立柱和1個中間立柱,整體邊長近90米、高約35米、重量達4000噸。浮式基礎上方是高約83米,相當于30層樓高的圓筒形狀柱子,柱子上方裝有重達260噸的機艙,可以指揮風機進行轉動和變槳操作,被譽為風機的“大腦”。機艙前部是直徑達158米的葉輪,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大風車”,轉動一圈的掃風面積近20000平方米,約等于2.7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帶動3只大葉片使機艙中的發(fā)電機轉動,生成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
據中國海油新能源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總經理康思偉介紹,“海油觀瀾號”是我國第一個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浮式風電平臺,它的建成投用使我國海上風電的自主開發(fā)能力從水深不到50米提升至100米級以上,為我國風電開發(fā)從淺海走向深遠海奠定堅實基礎。
“海油觀瀾號”將安裝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過9根總重超過2400噸的錨鏈牢牢拽住這個“海上摩天輪”。投產后,風機年發(fā)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可滿足3萬中國人一年的用電需求,所發(fā)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的動態(tài)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用于油氣生產,每年可節(jié)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文昌海域風急浪高,歷史最大臺風中心風力接近17級,這對風電平臺的設計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拔覀兺ㄟ^優(yōu)化平臺尺度、增設高效阻尼結構等技術創(chuàng)新,使浮式平臺具備抵抗最大17級超強臺風的能力,在極端環(huán)境下傾斜角度僅10度左右,能在84米/秒的風速下確保風機安全?!焙S凸こ淘O計院浮體部經理楊小龍介紹說。
“海油觀瀾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最深最遠,同時也是全球首個給海上油氣田供電、海域環(huán)境最惡劣的半潛式深遠海風電平臺,在單位兆瓦投資、單位兆瓦用鋼量、單臺浮式風機容量等多個指標上,處于先進水平。
中國海油執(zhí)行副總裁兼新能源部總經理楊云表示,進軍深遠海風電是中國海油結合油氣主業(yè),探索新能源產業(yè)差異化發(fā)展的一條新路徑。此舉不僅能直接帶動船舶工業(yè)、海洋養(yǎng)殖、氫能等產業(yè)發(fā)展,還可以跟其他經濟進行組合,促進我國海洋經濟與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建成20多個海上風電產業(yè)園,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持續(xù)保持世界第一,近海風電資源開發(fā)利用已趨近飽和,推動風電挺進擁有更優(yōu)質風能資源和更少人類活動的深遠海,對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形成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yè)鏈和供應鏈具有積極意義。
(圖片由中國海油提供)
標簽:
上一篇:風能吹滅火,有時卻又能助長火勢,為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舉辦13場文化活動(引題)?順義“文化進萬家”圖書文化節(jié)啟動(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可心路艷霞)由順義區(qū)委宣傳部、天竺鎮(zhèn)人民
2023-03-27 10:51
原標題:2022版舞劇《孔雀》在保利劇院創(chuàng)造一天連演三場紀錄(引題)?楊麗萍再現“孔雀女神”迷人魅力(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昨天,65歲的
2023-03-27 10:35
原標題:昆劇《人在草木間》(引題)?一縷茶香浸潤兩岸情(主題)李俐“人在草木間”,合起來便是一個“茶”字。北方昆曲劇院新創(chuàng)昆劇《人在
2023-03-27 10:40
原標題:從兩場年輕人的“排隊”里能看到什么黃啟哲這兩天,兩場年輕人的“排隊”上了熱搜。首先是某平臺舉辦的盛典前夜,各家明星后援會帶著
2023-03-27 10:46
原標題:道義、力量、耐心、策略等要素至今還在影響中國人的競爭觀——(引題)?中國四大傳統(tǒng)競爭哲學觀(主題)宮玉振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戰(zhàn)
2023-03-27 10:47
原標題:還在談AI歌手?現在已經有歌手AI了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沈昭近期,歌手、詞曲創(chuàng)作者、音樂制作人陳珊妮推出了全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
2023-03-27 08:35
原標題:《狂飆》之后,張頌文渴望“自由”中新社太原3月26日電?中新社記者胡健“什么是一個演員最好的狀態(tài)?”過去從沒有人這樣問過張頌文,
2023-03-27 08:38
原標題:西安收藏家收藏古磚千余塊傳承“姓氏”文化記憶中新網西安3月26日電(高鋮)“收藏古磚一直到現在,我總共收藏了大概有近3000塊古磚,其
2023-03-27 08:42
原標題:王安憶對談余華爆火,那些熱愛文學的年輕人通宵排隊搶票澎湃首席評論員李勤余這幾天的上海,春寒料峭。如果出門時不多添幾件衣物,撲
2023-03-27 08:40
原標題: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在南寧首映中新網南寧3月26日電(張廣權)3月26日,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首映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2023-03-27 08:41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丨聚焦夏商周三代探尋何以中國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將于27日展開最終評選,共有22個項目入圍,最
2023-03-27 07:43
原標題:“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首次亮相天津中新網天津3月26日電(王在御崔景圣)25日,“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在天津萬象城展出,這也是該
2023-03-27 05:37
原標題:“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開幕3月26日,“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市美術館開幕。此次“韓美林生肖藝術展”是繼北京故宮博物院、泰
2023-03-27 05:51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蕪湖鐵畫將首次在京展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
2023-03-26 15:49
原標題:電影《不止不休》太原路演導演王晶攜張頌文分享幕后故事中新網太原3月26日電(記者胡健)講述一名調查記者故事的電影《不止不休》正在全
2023-03-26 15:36
原標題:工人版畫作品走進校園文化節(jié)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婁嘉明趙志忠3月25日,三峽大學第九屆桃花文化節(jié)隆重開幕,來自中國一冶
2023-03-26 14:40
原標題:獨“鋦”匠心?非遺技藝讓殘瓷重生人民網記者王帆“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年長的人或許還記得,早年間,在悠長的小巷里,手
2023-03-26 14:35
原標題:“冰箱”詞義里的時代變化楊絳先生1984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老王》,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其中一段文字這樣寫道:“有一年夏天,
2023-03-26 13:53
原標題:一招破解文字密碼!《說文解字》怎么做到的?你知道每個漢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義,可以被逐一拆解嗎?作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
2023-03-26 13:33
原標題:喬峰扛著音箱玩《鬼泣》了?。ㄖ黝})鑒定對象:《Hi-FiRush》?上線平臺:PC、X-BOX(副題)文 劉克洪在Metacritic官網上202
2023-03-26 13:32
原標題:楚雄千年彝繡亮相上海時裝周文匯報訊(記者沈竹士)作為2023秋冬上海時裝周的一部分,“夢回千年牽手時尚——楚雄彝繡上海發(fā)布”活動
2023-03-26 13:52
原標題:天真只為書卷香(主題)——在《讀者》插圖中感受藝術之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田呢【藝境觀象】1981年,《讀者》在甘肅蘭州黃河之濱
2023-03-26 11:43
原標題:洛陽推出實景劇本殺涉及多家博物館(引題)?游客花1688元可夜宿古墓博物館?(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屈暢實習生侯翔宇3月24日,河
2023-03-26 11:35
原標題:溫故而知今(主題)《畢竟東流去——清史筆記》序(副題)李國文小平寫舊體詩,很見功夫。這次讀他的歷史隨筆,感到他另一支筆的力量
2023-03-26 10:49
原標題:網紅書店不少報刊一份難求(引題)在三亞想買份報刊,咋就這么難?(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來三亞旅游的宋先
2023-03-26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