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苗情!苗情!
受去年罕見秋汛影響,冬小麥較平時晚播半個月左右,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5省有1.1億畝晚播麥,占小麥播種面積的1/3,河北弱苗比例接近70%……
苗情就是命令!“要實現(xiàn)夏糧首戰(zhàn)告捷,晚播小麥通過科技支撐促弱轉壯勢在必行?!眹倚←湲a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所副所長劉錄祥直指要害。
為確保夏糧豐收,今年1月,農業(yè)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啟動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依托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組建專家指導組會同35萬基層農技人員,推動技術方案落地到位,開展小麥苗情調查,編制技術指導方案,組織巡回指導服務,舉辦系列技術培訓,做好宣傳服務指導,全力推動冀晉魯豫陜晚播小麥“促弱轉壯,早發(fā)穩(wěn)長”。
“掛圖作戰(zhàn)、技術上墻”——壯苗這一仗必須打好
冬小麥苗情促弱轉壯,科技是關鍵,豐收靠技術。山西省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后,組織產業(yè)管理、農技推廣、省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專家,分析研判冬小麥苗情長勢和天氣形勢,綜合運用“防凍害、防春旱、防早衰”等冬小麥田間管理技術,制定“晚播小麥促弱轉壯”技術,并將其列為2022年全省農業(yè)生產領域首打主推技術。
“強化責任落實,省農業(yè)農村廳成立糧食生產工作專班,建立廳領導幫包聯(lián)系機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依托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平臺,著力抓好良種和關鍵技術推廣,依靠科技提高單產水平?!鄙綎|省農業(yè)農村廳總經濟師魯波說,為了進一步抓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山東還建立完善遙感應用中心,采用信息化手段實施苗情監(jiān)測、病蟲害預警防控;制定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重點防范極端天氣、“倒春寒”等危害。
針對陜西晚播小麥田塊實際情況,3月初,為期1個月的“千名干部包鎮(zhèn)進村促春管”活動在西安、咸陽、渭南3市開展,突出促弱轉壯、增穗增粒、病蟲草害防控,加快促進苗情轉化,發(fā)揮各級農辦牽頭抓總作用,統(tǒng)籌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xié)作,加強促春管活動日常調度和督導通報,全力推動包鎮(zhèn)進村促春管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作為糧食主產省,河南采取“12345”科技促夏糧豐收的工作思路,即要充分發(fā)揮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聯(lián)動促春管,共同奮戰(zhàn)一百天;堅持兩原則(以促為主,因苗施策),用好三技術(澆好水,追好肥,打好藥),管好四階段(返青-起身、起身-拔節(jié)、拔節(jié)-抽穗、開花-灌漿),預防五災害(防凍、防病、防蟲、防倒、防干熱風)。
“我們印發(fā)了《2022年河北省冬小麥科技壯苗120天農事手冊》《河北省2022年冬小麥“科技壯苗、促弱轉壯”技術服務掛圖》等一系列技術指導文件,確保掛圖作戰(zhàn)逐月推進,技術上墻百姓不慌?!焙颖笔∞r業(yè)農村廳科教處副處長鄭福祿說。
因地因苗施策 ,搭好豐產架子——專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從2月底開始,中國農科院灌溉所副研究員王曉森帶領的“科技壯苗”小分隊的腳步就沒停過,他們在河南濮陽各縣走村入戶,進行田間指導,對晚播的弱苗進行“把脈問診”。
濮陽是農業(yè)大市,去年受嚴重秋汛影響,全市355.25萬畝冬小麥中,超過一半面積出現(xiàn)了晚播情況?!巴聿ゲ⒉恢皇巧a期延后,事實上,因為涉及越冬,在氣溫太低的情況下播種,容易出現(xiàn)弱苗現(xiàn)象,針對“土里捂”和“一根針”的三類弱苗,就需要我們第一時間采取促狀措施,如果應對不利,有可能會發(fā)生不發(fā)芽的情況?!蓖鯐陨f。
“今年苗情分布較復雜,我們跟種植大戶一起科學研判苗情長勢地力墑情,實施精準定向管理。避免盲目施肥澆水,增加成本同時給后期帶來倒伏風險?!敝袊r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洋說,小分隊會把各地塊具體管理建議明明白白地寫在紙上,一地一清單,讓其“按方抓藥、照單施救”,并保持與種植大戶的電話聯(lián)系、微信溝通。
山東昌邑市,“要因情改變傳統(tǒng)習慣,播種后澆蒙頭水的習慣不可取了”、“苗弱必須科學制訂水肥計劃”、“同時要注意病蟲害和倒春寒”……伴隨著農技專家們提出的管理意見,青阜農業(yè)綜合體負責人孫德東的內心已經有了譜,“按照專家的建議,我們當務之急是鎮(zhèn)壓劃鋤,增溫保墑促早發(fā)。月底麥苗就開始全面返青,我們已經調配好了農業(yè)設備,計劃在一月之內噴灑三遍葉面肥,而往年只需要噴兩遍。只要科學管理,今年小麥穩(wěn)產不成問題?!?/p>
河南鄧州市,農技中心主任冀洪策蹲下身子,用力拔起幾棵麥苗,輕輕去除根部的泥土,仔細觀察后給苗情開出了“藥方”:“你這苗分蘗有七八個,大蘗多,次生根也多,屬于壯苗。沒有發(fā)現(xiàn)病蟲害,但地里有野燕麥、雀麥等潛在草害。小麥拔節(jié)后,進行化學除草?!?/p>
據(jù)了解,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將覆蓋整個小麥生長周期,確保夏糧不到手、行動不結束。目前,五省小麥基本全部進入返青期,弱苗后起追上,占比逐漸降低。截止到2月底,五省三類弱苗面積較冬前減少約1500萬畝,少了近四分之一;一二類苗占比較冬前總體提高近2000萬畝(約占23%),尤其旱地小麥長勢良好,為小麥豐產提供了苗情基礎和保障。
線上解疑線下答惑——農戶吃下“定心丸”
“根據(jù)天氣預報,3月16—20日將迎來春季第一個大范圍、強降溫、長時間的倒春寒天氣,溫度有可能降到零下,前幾天的溫度太高,小麥返青生長速度很快,倒春寒對小麥造成損傷勢必對正在返青快速生長的小麥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在“中國農技推廣”直播間,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常旭虹正就目前小麥苗情長勢、春季關鍵管理技術、晚霜凍預防及補救等問題進行專題授課。
“各位朋友們,今天我繼續(xù)給大家說說小麥的春季管理,講講一類麥田怎樣進行管理……”入春以來,中央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孟村分校老師吳云勝在快手平臺講解小麥管理知識的視頻,受到孟村當?shù)剞r民的歡迎。大家說,這種方式既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又能學到知識,真是方便。
“這個培訓真是‘及時雨’,我早就盼著專家來。今年真是太特殊了,苗情復雜連我這‘老把式’也不知道咋干了,專家的解答可讓我吃了定心丸,回去我抓緊鎮(zhèn)壓,保墑促壯,力爭再取得一個好收成”。山東禹城種糧大戶韓東升說。
“我正準備安排澆水追肥,想著這樣對弱苗有利,沒想到差點搞錯了,多虧專家來了,這個培訓班真及時?!鄙轿髑挚h史村鎮(zhèn)郇村種糧大戶范振杰說,“這兩年通過培訓學習,我家1000多畝地每畝平均增收40公斤,今年有信心畝產達到450公斤—500公斤?!?/p>
“培訓可幫了大忙了,通過這次災情,我們更加懂得了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的重要性?!迸R渭區(qū)官道鎮(zhèn)屈家村村民田健民說,若不是從上到下農業(yè)科技部門、科技人員的親自指導,哪能有現(xiàn)在的長勢。
“培訓的目的就是讓群眾知道今年這小麥春季怎樣管理,小麥晚播不要害怕,管理好了弱苗一樣可以轉壯,小麥分蘗量變多了,將來就是增加產量。”在陜西渭南,農技中心農藝師韓永宏正在為參加臨渭區(qū)“科技壯苗”培訓的村民講解冬小麥種植的技巧。
截止到目前,“科技壯苗”行動已帶動省市級專家1萬多人次到現(xiàn)場開展技術培訓,舉辦線上線下培訓5456場次,現(xiàn)場發(fā)放技術資料214萬份,培訓技術骨干和麥農486萬人次。全國農業(yè)科教云平臺(中國農技推廣APP)發(fā)布技術指導措施、技術服務月歷和培訓課件2952個,技術信息點擊量超過260萬次,培訓課件觀看量達到115萬人次,解答苗情問題15萬多條次。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年1月14日,受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jié)的邀請,QFun Theater兒童實驗劇團的中法聯(lián)合制作青少年偶戲《鏡花緣
2022-03-17 15:24
01 寶我今天要吃藥了,吃的什么藥?你最最最最重要。02 寶我今天買了個盒,買的什么盒?我們的天作之合。03 寶我今天看錯了點,看的什么點?每
2022-03-09 14:45
2022-02-22 19:04
2022-02-22 19:03
2022-02-22 19:03
2022-02-21 13:22
2022-02-21 13:22
2022-02-21 11:52
2022-02-21 11:52
2022-02-21 11:52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2022-02-10 15:09
生旦凈末丑分別指什么生:現(xiàn)今通常指老生老生為中年以上的正面角色,性格正直剛毅,德行很高,嘴邊掛著胡須,從來不好好走路,總是一步三搖
2022-01-25 16:59
在現(xiàn)在的談戀愛方式中有一種戀愛叫做柏拉圖式的戀愛,這種戀愛關系有些抽象,具體是什么意思讓我們來看看!柏拉圖式戀愛是什么意思?柏拉圖式
2022-01-25 16:42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字由來,不知道其意義,別再說你吃過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始創(chuàng)于清朝咸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
2022-01-21 16:53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21 09:09
2022-01-1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