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集時長僅20分鐘,播出三集就創(chuàng)造口碑奇跡(引題)
《中國奇譚》為什么爆紅出圈?(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李夏至
(資料圖)
2023年第一天,視頻網站bilibili(簡稱B站)沒有大張旗鼓,就上線了一部原創(chuàng)動畫《中國奇譚》。僅僅播出三集,目前該片在B站已累計播放6524萬次,評分網站豆瓣也已有10萬人打分,得分9.5分。這部一共只有8集,每集時長僅20分鐘的動畫短片,就這樣毫無征兆地火了。
觀眾驚呼“久違的回憶”
《中國奇譚》看似名不見經傳,實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簡稱“上美影”)與B站聯合打造。整個系列共8集,目前已經更新了《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和《林林》三集。每個短片均由不同的動畫導演團隊制作,因此風格和敘事風格也大相徑庭。
《小妖怪的夏天》借助《西游記》的故事背景,巧妙講述了經典故事中小配角小豬妖的一段經歷?!儿Z鵝鵝》則改編自志怪小說《陽羨書生》,講述了貨郎在陰森詭異的鵝山偶遇瘸腿的狐貍公子,一切看似荒誕,但其實不過都發(fā)生在“鵝籠”之中?!读至帧肥且粋€原創(chuàng)的故事,講述了幻化為人形的狼女林林,不小心暴露了行蹤后反被獵人狩獵,在人與狼的寓言故事里揭示了人性與動物性的各種轉換。
三個故事各不相同,表現得手法也各具特色?!缎⊙值南奶臁废鄬p松活潑;《鵝鵝鵝》則采用了較為極端的第二人稱敘事,保留了古代志怪小說的奇詭;《林林》則采用了大量的現代CG動畫技術,跑動起來的狼身上發(fā)絲俱現。
三個短片皆傳遞了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大量采用了中國古畫、古樂的精髓。這些作品讓曾經癡迷過《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標志性中國動畫的觀眾,一眼就重回童年,直呼“久違的回憶回來了”。截至昨天,該系列在B站彈幕數高達28.5萬條,在B站更是由3.3萬人打出了9.9分。
主創(chuàng)想做中國風格
每一集都能引發(fā)網友圍觀,整部片子收獲奇高評價,這是《中國奇譚》早在創(chuàng)作策劃之初并未預料到的。2020年底,上美影與《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認為在中國動畫即將誕生百年之時,中國動畫人應該對中國動畫做出相應的表達,而這個表達就是做一部相應的作品。
“這個策劃從開始就敲定了兩個層面,一個是要在總體的文化、審美、風格方面具備中國特性,另一個就是它的主題應該具體而開放。”明確了這兩點,陳廖宇就開始組織尋找創(chuàng)作班底,并基于開放的要求去尋找不同風格的動畫導演。
上美影2020年底開始與B站溝通策劃案,雙方最終敲定了項目的運行方式。B站為《中國奇譚》提供資金支持,并與上美影一起共同成立了動畫制作委員會。此外,由上美影統(tǒng)籌了八個動畫導演團隊,導演們具備充分的創(chuàng)作自主權,上美影和B站負責從全局考慮,會參與劇情討論,給出建議。陳廖宇還透露,在選擇分集導演時,他有一個限定條件,“就是要選30多歲至40多歲之間的動畫導演,之所以這么限定,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導演一定程度上已經完成了技巧和經驗的積累,同時又處于創(chuàng)作激情最旺盛的時期?!憋@然,陳廖宇的判斷是準確的,當機會賦予了這八位不算年輕的“動畫中年人”,他們果然給出了不負期待的佳作。
年輕群體助推“出圈”
一經推出就爆火,《中國奇譚》的主創(chuàng)可能也沒想到。在B站副總裁、《中國奇譚》總制片人張圣晏看來,當初選擇要做《中國奇譚》,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B站已經具備了相當厚實的群眾基礎。
“這幾年國風在年輕人中盛行,以B站平臺為起點,我們已經看到了大量推崇國風國漫的作品,年輕人里傳統(tǒng)文化的觀眾基礎是很大的?,F在看到《中國奇譚》播出后,就會有很多B站上的自媒體人在做‘二創(chuàng)’,他們會解讀片中故事的寓意,也會從自己的角度去點評這些作品?!睆埵リ瘫硎?,這種交互式的觀看體驗,直接助推《中國奇譚》從B站走向了大眾視野,也為傳統(tǒng)動畫產業(yè)鏈條的建立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
中國動漫集團發(fā)展研究部主任宋磊指出,《中國奇譚》的出圈,除了作品本身有很大的突破,整個作品的運營模式也是值得關注的?!吧厦烙芭cB站的聯手,一方面解決了內容主創(chuàng)的隊伍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資金和發(fā)行?!?/p>
標簽: 動畫導演 傳統(tǒng)文化
上一篇:世界視訊!古遠清:學界的“拼命三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每集時長僅20分鐘,播出三集就創(chuàng)造口碑奇跡(引題)《中國奇譚》為什么爆紅出圈?(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2023年第一天,視頻網站b
2023-01-13 09:55
原標題:古遠清:學界的“拼命三郎”【文壇述往】2022年12月27日,古遠清先生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此前幾天,他的夫人古熾珍剛剛辭世。聽到老友
2023-01-13 09:48
原標題:小說集《緩步》,以寫作反噬寫作,將人們帶入無法言說之境——(引題)于幽微處刻畫中年況味(主題)阿唐《緩步》收錄了班宇的九篇小
2023-01-13 09:35
原標題:山西考古名家:從“晉系青銅器”看文化張力中新網太原1月12日電(記者李新鎖)從晉西高原、黃河東岸考古遺址,到晉南地區(qū)銅礦、鹽池資源
2023-01-13 08:40
原標題:法國盧浮宮版畫工坊收藏展亮相遇見博物館108幅銅版版畫凝聚數百年技藝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應妮)遇見博物館聯合法國國家博物館聯
2023-01-13 08:34
原標題:秦兵馬俑新發(fā)現:明確陶俑制作程序甬道曾被挖開過中新網西安1月12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12日從陜西省文物局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獲悉,秦兵
2023-01-13 08:33
原標題:玉兔迎春年味漸濃(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人民日報記者祝佳祺農歷小年即將來臨,癸卯兔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以各種形式喜迎佳節(jié)。
2023-01-13 08:44
原標題:今天,我們如何品年味(新語)陳圓圓在與時俱進的年俗風尚里,中華兒女感受著綿延千年的心靈共振。各地喜迎新春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2023-01-13 08:40
原標題:電影《溫柔殼》擔任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片中新網太原1月12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12日對外透露,本屆影展開
2023-01-13 07:33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2022年12月拍攝制作備案公示劇目35部中新網1月12日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近日發(fā)布《關于2022年12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
2023-01-13 07:43
原標題:《中國奇譚》:民族的與世界的圍繞著《中國奇譚》最重要的討論其實依舊落在“中國”兩字,人們驚嘆、贊美和懷舊所謂的傳統(tǒng)中國式審美
2023-01-12 15:48
原標題:《大偵探》新春演唱會連播兩天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1月11日,芒果TV自制普法教育推理節(jié)目《大偵探8》官宣新春演唱會定檔,《偵心偵意·
2023-01-12 15:43
原標題: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破圈”圖書榜發(fā)布(引題)云端讓純文學被更多看見(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幾年來,讀屏、線上
2023-01-12 15:35
原標題: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出爐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董博婷)記者12日從國家檔案局了解到,近日,國家檔案局發(fā)文公布了第五批中
2023-01-12 15:55
原標題:秦始皇兵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厘清秦軍軍陣排列規(guī)律新發(fā)現220余件陶俑新華社西安1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掃蕩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秦軍如
2023-01-12 15:38
原標題:楊紫瓊憑《瞬息全宇宙》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北京時間1月11日早上,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舉行頒獎典禮。凱特·布
2023-01-12 14:54
原標題:安徽將舉辦5萬余場次文化活動迎新春為歷年之最中新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吳蘭)“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3安徽迎新春系列文
2023-01-12 14:50
原標題:陜西石峁遺址核心區(qū)域發(fā)現最高等級墓地實證石峁已進入早期國家形態(tài)在1月12日舉行的2022年度陜西重要考古發(fā)現新聞發(fā)布會上,陜西省考古
2023-01-12 14:52
原標題:“歌劇回來了,凜冬消散迎接春天”文匯報記者姜方舞美設計圖展開,舞臺中景傾斜的塔樓頂仿佛夢回巴黎,而由幾何圖形分割而成的冰塊,
2023-01-12 14:56
原標題:重慶:傳統(tǒng)村落里話新年1月11日,志愿者在“山村喜事多”活動上為村民剪窗花。新華社記者唐奕攝1月11日,重慶市綦江區(qū)三角鎮(zhèn)中壩村在
2023-01-12 13:46
原標題:一部動畫短片集僅10天就在B站斬獲了近五千萬的播放量,獲得了9 5的豆瓣高分,真正成為“現象級”(引題)《中國奇譚》奇在哪兒?(主
2023-01-12 13:48
原標題:兔年臨近兔主題受青睞1月11日,顧客在安徽省阜陽市人民路年貨市場選購新春飾品。新華社發(fā)(盧啟建攝)兔年春節(jié)臨近,各地年味漸濃,以
2023-01-12 13:55
原標題:《無名》發(fā)布“超級商業(yè)片”雙預告(引題)梁朝偉王一博領銜演繹眼神殺(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 電影《無名》日前發(fā)布
2023-01-12 13:39
原標題:山東鄆城:制作花饃迎新春1月11日,在山東省鄆城縣玉皇廟鎮(zhèn)韓莊村,村民趙鑫在她開辦的花饃店內搬運花饃。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春節(jié)臨近
2023-01-12 11:42
原標題:如何看待與內地平臺合作開發(fā)的“新港劇”?(引題)樂易玲:做合拍劇,既要謹慎,又要創(chuàng)新(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在剛剛過去的《
2023-01-12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