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院看戲曲 電影傳國粹(引題)
【資料圖】
“京劇電影工程”碩果累累(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苗春
《文姬歸漢》劇照 本文配圖由出品方提供
4月23日、24日,中國電影博物館迎來數十位京劇名家。“京劇電影工程”新聞發(fā)布會以及工程第二批重點影片《四郎探母》《紅樓二尤》《群英會·借東風》《文姬歸漢》的4場首映禮在這里舉辦。
作為相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宣傳部門及京劇界、電影界共同參與的重點項目,“京劇電影工程”自2011年開啟以來,經過12年艱辛努力,拍攝了兩批共21部作品,取得豐碩成果,“京劇電影工程”也逐漸成為行業(yè)內的一座豐碑。
傳承傳播
國家京劇院原副院長、“京劇電影工程”藝術指導小組召集人趙書成介紹,“京劇電影工程”籌備之初就成立了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和藝術指導小組,后者由20多位京劇表演、理論等方面的專家和電影導演組成。每部京劇電影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梳理潤色劇本,挑選演員,舞臺排練、展演并由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欄目進行直播或錄播,然后進入到電影拍攝階段。拍攝完成后,還要召開專家論證會,將專家看完樣片后的意見反饋給主創(chuàng),再進行后期制作和補拍、重拍等。兩個小組全流程進行認真細致、嚴謹科學的把控。
趙書成介紹,每部京劇電影的創(chuàng)作都歷時兩年以上,期間需要處理、解決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有唱詞的問題:比如《四郎探母》中有一句唱詞是“綁在那芭蕉樹上”,有專家指出,這出戲的故事發(fā)生在北方邊地,那里沒有芭蕉樹。經過多方追根溯源,確定正確的字眼為“花鏢柱”。還有演員挑選和協(xié)調問題:打破院團、流派界限,從眾多優(yōu)秀演員中挑選適合角色的演員已經不易,但還有難上加難的問題,比如擬在電影中飾演主角和配角的多位演員,在各自院團排演這出戲時都飾演主角,如何實現強強聯合就很重要。
趙書成說,12年來,藝術指導小組開了60余場專家研討會,會議記錄共約200萬字。每次會前大家都認真準備,會上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如今,多位老藝術家已逝世,他們的藝術真知和對這項工程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
老中青藝術家在這些影片中都奉獻了自己的絕佳表現?!度河そ钖|風》是京劇“骨子老戲”,匯集了葉少蘭、尚長榮、朱強、張建國、孟廣祿、寇春華、葉金援7位當下的京劇名家。他們都是各自行當的領軍人物,其中最年輕的也已年過花甲,還有的年近九旬?!熬﹦‰娪肮こ獭笨梢哉f是對京劇藝術的一項“搶救”工程,意義非同一般。
80歲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是大家一致推薦的《群英會·借東風》中周瑜的扮演者。雖然他跟父親葉盛蘭以及多位前輩學過這出戲,自己也表演、教授過幾十年,但他生怕“自己的年歲導致達不到標準”,接受這個任務后,每天堅持練功兩遍,拍電影時穩(wěn)健地完成了動作。他還十分注重表現周瑜的精氣神,因為父親葉盛蘭說過要“心與神會”,很多心理活動要通過眼神去表現。片中有個舞劍的片段,他反復拍攝了多次,新做的厚底靴有點硬,把他的腳磨破出血了,他就在傷口上包塊紗布,再穿上靴子繼續(xù)拍。
舞臺演出和拍京劇電影有哪些不同?在《文姬歸漢》中飾演蔡文姬的程派名家遲小秋說,拍電影時要注意導演的分鏡處理,而且搭景后表演的范圍比原來的舞臺小,自己依然要把圓場跑好、水袖抖好,“演員要有這種適應能力”。另一方面,電影表演需要比舞臺表演更加細膩,因為電影鏡頭會放大演員的表演,突出表演的生動性和豐富內涵,舞臺下的觀眾看不到演員眼含淚花等細節(jié),電影觀眾卻能接收到這種情感的交流,受到感染,所以在表演時也要恰到好處,“既不能不夠,也不能太過”。
多年來,除了劇場演出,傳承傳播京劇已有“音配像”“像音像”等多種形式以及“空中劇院”等電視臺、電臺的欄目,產生了廣泛影響,為什么還要把京劇經典劇目拍成電影呢?
趙書成認為,首先在于實現了生產方式的轉變,作為舞臺藝術的京劇,滿場也只有幾百人頂多上千人看,而電影是大眾藝術,“將京劇經典劇目拍成電影存留下來,可以長線放映,更有生命力”。其次,這樣下功夫、花心血組織全國最優(yōu)秀的演員演出,打磨作品,極為難得,創(chuàng)造了很多佳話,很有價值。再次,每部京劇電影都請資深專家對唱詞和念白進行了精準的翻譯,配了中英文字幕,便于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放映?!熬﹦‰娪肮こ獭眱膳捌诤韧怆娪肮?jié)上至今已獲得各種獎項50多個。
守正創(chuàng)新
在第二批“京劇電影工程”劇目中,程派名劇《文姬歸漢》和荀派名劇《紅樓二尤》均由導演夏鋼執(zhí)導,登上大銀幕。同為女性題材,《文姬歸漢》和《紅樓二尤》的拍攝卻各有特點。
《文姬歸漢》的大段唱腔突出體現了程派特色,但全劇戲劇性較弱,往往蔡文姬獨自站在臺上唱很久,被戲稱“開演唱會”。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夏鋼認為,拍攝京劇電影“既要有傳承又要有創(chuàng)造”。他綜合吸收以往數個版本的長處,對整部戲的敘述方式進行了一些改變,比如把原來開頭的匈奴入侵改成蔡文姬在大帳里彈琴,思念家鄉(xiāng),再倒敘她逃難時遇見匈奴左賢王的情景。中間和結尾也有些改動,還增加了兩段根據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創(chuàng)作的合唱。
蔡文姬的多次大段“獨唱”,有的通過用龍?zhí)着e鏢旗、變換隊形以及蔡文姬做一些騎馬動作來化靜為動;有的采用蒙太奇手法,插入大雁北歸的畫面和她夢見孩子們來到身邊的鏡頭;而最后的最長唱腔段落,夏鋼用俯拍仰拍、遠景近景進行豐富的調度,遲小秋也進行了積極的配合,最終演來合情合理,觀后感人至深。
雖然遲小秋以往曾經留下過不少演出錄像和“音配像”作品,但她仍然非常看重《文姬歸漢》這部電影,因為她覺得“藝術品位和藝術高度不同”。她透露,現在她的舞臺版就是按照電影演的,“感謝藝術指導小組專家們的把關和整體打造,給我留下了一個升華后的版本”。
《紅樓二尤》的拍攝難度,在于《紅樓夢》相關影視作品較多而且家喻戶曉,但這部京劇電影投資規(guī)模較小,卻需要呈現《紅樓夢》尤其是大觀園的諸般景物,還要表現生動復雜的人物。怎么辦?夏鋼進行了很多思考。他帶領全體演職員一起反復讀《紅樓夢》,不斷加深對原著和劇本的理解,研究荀慧生先生對原著所作的改動。最終影片對尤二姐、柳湘蓮等人物有新的解釋和表現,不但專家滿意,觀眾也很認可。另外,這出戲的演員相對年輕,渴望多學習、多展示自己,夏鋼就啟發(fā)他們在做好京劇程式化表演之外,多挖掘角色的內心,增加表演的表現力,演員們覺得很有收獲。
導演馬崇杰出身于京劇世家,算上這次執(zhí)導的《群英會·借東風》和《四郎探母》,他已經為“京劇電影工程”拍攝了4部影片。他認為,京劇電影應既保留京劇的精華,體現戲曲的美感和京劇本身的韻味,又能在電影當中讓觀眾發(fā)現觀看舞臺表演時看不到的東西。
比如《四郎探母》這出“骨子老戲”已經形成了相當規(guī)范、嚴格的程式化表演。馬崇杰用虛擬拍攝手法,營造了這出戲的空間結構,比如蕭太后宮殿內外場景都采用了虛擬拍攝,不但不影響演員的唱念做打,而且給演員帶來身臨其境之感,提供了表演上的心理依據。
《群英會·借東風》這出戲上世紀50年代曾經拍成紀錄片,成為難得的京劇電影經典?!熬﹦‰娪肮こ獭边@次再拍這出戲,馬崇杰認為,不僅要含有紀錄元素,保留演員們表演的精粹,還要用電影鏡頭講故事。他在電影中采用了較多視效特技,比如草船借箭時對水和船的處理;也使用了豐富的鏡頭語言,比如諸葛亮借完東風回夏口,周瑜派兵追來那場戲,就采用了運動鏡頭。
好評如潮
《四郎探母》《紅樓二尤》《群英會·借東風》《文姬歸漢》這4部京劇影片已于4月25日公映。觀影后,一些戲迷表示:“沒想到在電影院里觀看京劇電影,視聽效果不輸現場聽戲?!薄斑€是熟悉的故事與唱腔,名家們的演繹通過電影鏡頭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倍鴮τ谟懊詠碚f,在電影院里看京劇也是十分新鮮的體驗:“隨著故事的推進,我被京劇名家的表演感染了?!薄安焕⑹菄?,和電影融合起來相得益彰?!币恍┠贻p觀眾表示,通過京劇電影,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京劇電影工程”21部影片已全部入藏中國電影博物館,這里將不間斷地安排公益放映?!熬﹦‰娪肮こ獭闭褂[也同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將長期舉辦。
“京劇電影工程”是促進電影藝術和京劇藝術高度融合的一項跨界工程。北京京劇院院長、劇作家劉侗說:“這樣的融合、跨界,共同見證和促進了中國電影與中國京劇藝術在新時代的發(fā)展?!?/p>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影院看戲曲電影傳國粹(引題)“京劇電影工程”碩果累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文姬歸漢
2023-05-12 08:54
原標題:開放日邀請戲迷與演員面對面交流(引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亮出青春力量(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
2023-05-12 08:56
原標題:5部國風佳作亮相吉祥舞蹈季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2022年,吉祥大戲院第一屆舞蹈演出季邀請趙梁、
2023-05-12 08:49
原標題:延安木刻版畫“舞動起來”(主題)舞蹈詩劇《楊家?guī)X的春天》編劇透露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延安采風(副題)
2023-05-11 16:34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1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0
原標題:福建德化“瓷二代”:傳統(tǒng)與潮流碰撞出無限可能中新網福建德化5月11日電(吳冠標)老成的兔臉、氣
2023-05-11 15:40
原標題:英雄史詩《瑪納斯》何以煥發(fā)新顏?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1日電?作者陶拴科朱景朝5月的新疆克孜勒蘇柯
2023-05-11 15:42
原標題:1 6億用戶在B站看什么紀錄片(主題)36部作品片單昨發(fā)布,小眾題材走入大眾視野(副題)文匯報記者
2023-05-11 14:50
原標題:《爸爸當家2》8日開播,主創(chuàng)不怕爆點不夠(引題)“溫暖治愈才是核心”(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
2023-05-11 14:38
原標題: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秦兵馬俑游客在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參觀跪射俑(4月26日攝)。雄踞關中
2023-05-11 13:54
原標題:尼德蘭畫派:北方文藝復興的桂冠假若你是一位15世紀的意大利商人,長期浸淫于佛羅倫薩由嚴謹的造型
2023-05-11 13:45
原標題:中國“魅影”阿云嘎縱情燃燒“愛樂之心”(主題)從臺前到幕后,身兼數職的他見證著中國這條產業(yè)鏈
2023-05-11 13:46
原標題:美國向中國返還兩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中新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應妮)記者10日從中國國家文
2023-05-11 11:53
原標題: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華清宮游客在西安華清宮景區(qū)內游覽參觀(5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雄踞
2023-05-11 11:48
原標題:音樂如何影響了中唐詩歌嬗變中國古典詩歌自誕生之日起就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先秦時詩樂舞合
2023-05-11 11:55
原標題:安徽合肥:巧用老工業(yè)廠房打造文創(chuàng)藝術街區(qū)5月9日拍攝的由老倉庫改造的瑤海區(qū)徽商2號門文創(chuàng)街區(qū)(
2023-05-11 11:45
原標題:浙江湖州:鄉(xiāng)村柳編工坊助力非遺傳承5月9日,柳編藝人、黨員沈柏根(左一)在給東林鎮(zhèn)第二小學的學
2023-05-11 10:55
原標題:舞劇《東方大港》將登國家大劇院用小人物奮斗史“舞”出舟山港發(fā)展史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應
2023-05-11 10:35
原標題:陳佩斯西安談話?。骸扼@夢》是用喜劇包裹的悲劇中新網西安5月11日電(記者張一辰)“我們喜劇一般
2023-05-11 10:39
原標題:“大地情深”全國優(yōu)秀群眾文藝作品亮相武漢5月10日,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節(jié)目《舞起來》。當日,“大
2023-05-11 10:39
原標題:關注現實觀照生活(主題)——感受當代油畫的創(chuàng)作活力(副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尹曉宇近日,由中
2023-05-11 10:48
原標題:以戲曲為火種,點亮“北方戲窩子”河北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戲曲文化。河北梆子
2023-05-11 09:33
原標題:人藝西裝造型演繹新版《趙氏孤兒》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100名士兵、白色真馬、3萬塊方磚、傾盆大雨,
2023-05-11 09:34
原標題:天津藝術職業(yè)學院牽手德云社(引題)郭德綱聊傳統(tǒng)藝術出路(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昨日下午
2023-05-11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