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新冠疫情讓人們的行為習慣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可是你知道嗎?這不是人類的獨特行為,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動物都會采取“社交隔離”,有的做得比人類還要“自覺”。
很多社會性動物都會改變行為以遏制疾病傳播 | Shutterstock
即使有時候事關生死,社交隔離對于像人類這樣的社會性動物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剛在家待了幾天,就嚷嚷著“宅”不住了。
為了生存而與自己的同類保持距離,看起來很別扭,甚至有些不堪忍受,可事實上,隔離在動物界普遍存在。這不僅僅發(fā)生在那些習慣獨居的動物身上,對于很多群居性動物來說,社交隔離也同樣根植于其基因中。
從我們熟知的蜜蜂、螞蟻,到老鼠、猿猴、蛙類……每當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意外來襲,它們都會為了減少集體感染,自然而然地遠離危險。
螞蟻:迅速行動,全體動員
黑色園蟻,遍布歐洲以及北美和亞洲的部分地區(qū) | Flickr
有著“超級生物體”之稱的蟻群往往由無數(shù)只螞蟻組成,它們干起活來各司其職,井井有條,就像大腦里的神經元一樣。作為社會性極高的生物,螞蟻對“社交隔離”這事兒當然很擅長,不過它們發(fā)現(xiàn)病菌并防止其擴散的方法和效果仍然令人嘖嘖稱奇。
就拿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的黑色園蟻來說吧。一旦蟻群中有成員發(fā)生了真菌感染,其行為規(guī)律就會迅速做出改變。通常,蟻群至少包括看護蟻和采集蟻兩種,前者“主內”,負責照看家里的小螞蟻,后者“主外”,負責外出覓食。采集蟻感染病菌的幾率較大,一旦在旅途中不意“中招”,看護蟻和采集蟻都會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擴散。
《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反應甚至在采集蟻發(fā)病之前就開始了,它們會主動進行“自我隔離”。研究人員將部分采集蟻暴露于一種真菌孢子中,才過了短短不到一天,這些采集蟻就開始延長“外勤”時間,減少同其他螞蟻的接觸。未被感染的采集蟻也開始盡量遠離已經感染的“隊友”,而看護蟻則會趕緊把幼蟻往蟻巢的更深處轉移。
目前還不清楚螞蟻們是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的,但它們如此迅速地采取行動,無疑在遏制疫情方面成效顯著,——這也是人類社區(qū)在很多流行病中錯過的機會。
蜜蜂:兩種信息素是關鍵信號
擁擠的蜂箱中,蜜蜂們必須迅速采取行動才能遏制疫情 | Flickr
與所有的蟻類一樣,數(shù)百種蜂類同樣也是社會化昆蟲,它們彼此之間有著精密的分工體系,往往“數(shù)代同堂”。如此龐大的家族,要想避免病毒導致“群死群傷”事件,唯一的辦法只有“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
比如,有一種細菌性疾病名為“美洲蜜蜂幼蟲腐臭病”,蜂卵一旦染病,就會散發(fā)出兩種特殊的信息素,而成年蜜蜂感受到這兩種信息素的混合氣味之后,就會迅速行動,反應比僅感受到其中任何一種信息素時積極得多。它們一旦找到來源,就會毫不猶豫地把所有染病的蜂卵統(tǒng)統(tǒng)搬出蜂巢。該項研究刊載于《科學報告》雜志。
蝌蚪:游得遠點更安全
一只美洲牛蝌蚪在游泳 | Shutterstock
過去人們并不清楚,除了人類之外的動物是否具有識別同類患病、并減少其他成員感染風險的能力,直到上世紀90年代晚期,有學者發(fā)現(xiàn)美洲牛蛙的蝌蚪十分擅長躲避一種危險的細菌感染,這種細菌能導致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蝌蚪一旦發(fā)現(xiàn)同伴感染,就會游到遠離其約一英尺之外的地方。
主導該研究的耶魯大學科學家斯凱莉教授認為,被捕食者在遇到天敵時,行為甚至身體都會出現(xiàn)巨大變化,從動物的角度看,對疾病風險做出類似反應很可能是基于同一原理,即保護自己,遠離危險。健康的牛蛙蝌蚪能嗅出患病蝌蚪在水中釋放的化學物質,不過具體的發(fā)現(xiàn)機理還不清楚。
西部低地大猩猩:看著不對立馬離開
一只西部低地大猩猩,正從非洲中部的森林中向外窺視 | Shutterstock
跟人類一樣,大猩猩具有發(fā)達的視覺,所以即便不能像蜜蜂或蝌蚪那樣嗅出危險,卻仍能通過眼睛發(fā)現(xiàn)疾病并主動離開。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群居性動物,其中的雌性大猩猩會選擇在不同的群體之間生活。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某個群體中是否有大猩猩患有雅司病,是母猩猩決定是否選擇這個群體的關鍵因素。雅司病是一種熱帶皮膚病,可導致皮膚嚴重腫脹。在對近600頭大猩猩跟蹤研究了10年之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雌性大猩猩會不計一切代價遠離患有雅司病的群體。
黑猩猩也有類似的警覺性。早在上世紀60年代,據(jù)靈長類動物專家古戴爾首次報道,黑猩猩會排斥得了脊髓灰質炎的個體,健康的黑猩猩甚至會對患有這種傳染病的個體發(fā)起攻擊,盡管古戴爾也發(fā)現(xiàn),有些得病的黑猩猩最終會幸運地恢復健康并重返“大家庭”。
老鼠:得了病也不嫌棄
生病的老鼠將自己從群體中隔離 | Shutterstock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耗子是齷齪、骯臟的代名詞??墒桥c前面幾種選擇遠離、拋棄甚至驅逐患病同伴的動物相比,實驗觀察中老鼠在社交隔離方面的表現(xiàn)完全相反,不會動不動就弄翻“友誼的小船”,讓人感到頗有幾分俠肝義膽!
2016年,科學家們對瑞士一個谷倉的野生家鼠進行了一次研究,目的是觀察傳染病的爆發(fā)會對其行為產生什么影響。為了模擬疾病,研究者讓部分家鼠注射了脂多糖,這是一種構成細菌細胞壁的物質,會引起老鼠的免疫反應并導致全身性疾病。鼠群所有的老鼠都安裝了無線電跟蹤裝置,以便觀察病鼠和健康家鼠的不同行為。
結果讓人始料未及。與昆蟲和大猩猩不同的是,健康的家鼠仿佛對病鼠熟視無睹,毫不避諱,仍像往常一樣與其共處。倒是病鼠自己會減少與其他老鼠的接觸。蘇黎世大學生物學家羅普斯認為,這可能具有生物進化方面的意義:病鼠也許僅僅是感覺無精打采,而非有意遠離親屬,但這的確能降低其他老鼠感染的風險。
狒狒:少梳理毛發(fā)保平安
雖然我們的一些靈長類動物,在避開疾病時方式非常激烈:有的把“病友”趕出群去,有的則是患病者自己“自覺離隊”,但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物和疾病的種類。比如,對于高度社會化的狒狒來說,它們對感染了寄生蟲的成員就完全不會采取“強制隔離”,而僅僅是減少為其梳理毛發(fā)的時間,直至“患者”病去體安。
有研究人員曾對加蓬共和國的25頭狒狒進行了2年多時間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感染了更多寄生蟲的狒狒較少地被別的狒狒梳理毛發(fā),但其他一切如常,它們并不會像大猩猩那樣被群體驅逐或拋棄。研究者收集了狒狒的糞便,發(fā)現(xiàn)患病的狒狒糞便中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健康的狒狒對這些糞便也唯恐避之不及,說明它們知道這些糞便中有更多寄生蟲,并且能據(jù)此判斷,什么時候應該削減對糞便主人的打扮。
當研究人員對患病狒狒加以治療,去除其體內的寄生蟲之后,其他狒狒就又開始像平常一樣為其梳理毛發(fā)了。
吸血蝠:更依戀親密家庭成員
石灰?guī)r洞中的一群吸血蝙蝠 | Shutterstock
吸血蝠結群而居,每個群體里蝙蝠的數(shù)量少則數(shù)百多則數(shù)千,社交行為對于它們的生存極其重要,相互撫觸、分享食物等“互助行為”是每只蝙蝠都離不了的。吸血蝠每個夜晚都需要進食約一湯匙的血液,三天不飲血就性命堪憂。那些找到血液的蝙蝠,往往會通過反芻向不太幸運的同伴喂食寶貴的勞動成果。
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來自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對一小群圈養(yǎng)的吸血蝠進行了研究,他們給部分蝙蝠注射了細菌,刺激其免疫系統(tǒng)使之患病。觀察結果顯示,所有的蝙蝠仍像往常一樣交往并分享食物,不過得了病的蝙蝠會減少與其他成員的社交。有趣的是,和人類十分相似,它們更傾向于斬斷“弱關系”,對一般成員提供和接受更少的互相梳理,但與親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則更正常。
研究人員認為,了解蝙蝠在疾病面前社交行為的改變,是預測病原體在群體中傳播渠道和速度的關鍵一環(huán)。觀察吸血蝙蝠的行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社會性動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這種作用會如何改變或維持不變,而這都是很重要的。
總而言之,為了抵抗流行病,人類所做的犧牲并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不自然”,作為動物界的一員,“社交隔離”真的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啦。
來源 | www.treehugger.com
編譯 | 大河
審校 | 高佩雯
參考資料:
https://www.treehugger.com/social-distancing-wildlife-species-avoid-disease-4865293
https://news.yale.edu/1999/09/21/yale-scientists-find-evidence-healthy-animals-detect-and-avoid-sick-animals
http://www.cnrs.fr/en/female-gorillas-detect-and-avoid-sick-groups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科學辟謠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2-04-02 05:25
2022-04-02 05:41
2022-04-02 05:30
2022-04-02 05:34
2022-04-02 05:34
2022-04-02 05:32
2022-04-02 05:37
2022-04-02 05:27
2022-03-31 18:43
2022-03-31 18:47
2022-03-31 18:29
2022-03-31 18:36
2022-03-31 18:32
2022-03-31 18:30
2022-03-31 18:36
2022-03-31 18:31
唐朝歷史上資格最老的高級將領郭子儀,見證了整個唐玄宗、唐肅宗和唐代宗時代,兒媳是皇帝的女兒,自己更被皇帝稱為尚父,官兒算是做到了極
2022-03-28 16:48
安史之亂結束后,安祿山的地盤上崛起的三位節(jié)度使李寶臣、田承嗣和李懷仙,他們曾經是戰(zhàn)友,在安祿山和史思明麾下對抗中央,投降后成了同事
2022-03-28 16:48
根據(jù)《三國演義》里的描述,體現(xiàn)董卓的殘暴不止是他好色、奸淫宮女,而是他愛吃人肉,只要是被他發(fā)現(xiàn)有異心的官員,就當場殺掉,并飲其血食
2022-03-28 16:48
歇后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tǒng)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歇后語最大的特點是諧音、比喻
2022-03-28 16:48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語,你值得擁有!歇后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tǒng)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
2022-03-28 16:48
廈門海關統(tǒng)計,今年1-2月,福建省出口紡織服裝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 9%。數(shù)據(jù)顯示,民營企業(yè)是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的主力軍。1-2月,福
2022-03-26 23:53
3月23日,深圳包子鋪老板12家店讓外賣小哥免費吃火上熱搜,網(wǎng)友紛紛點贊稱要多買包子支持老板。包子鋪老板陶先生回應稱,會把愛心舉措延續(xù)
2022-03-26 23:53
一心想著建樓改善村里條件,沒想到卻導致了村集體資產的流失……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路南街道紀工委干部,原邵家村兩任
2022-03-26 23:53
3月18日,證監(jiān)會公布2022年3月證券公司白名單,光大證券、中信證券、中原證券等27家證券公司在列。據(jù)悉,證監(jiān)會對公司治理、合規(guī)風控有效的
2022-03-26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