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幾十年來,我國石油專家秉持求是與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承前啟后,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研究者,他們相繼奉獻青春力量。如今,李鳳霞已經接過了三十多年石油勘探開發(fā)的接力棒,她總說:“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作者。”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工作者聚集在一起,成就了接二連三的技術突破。而她也是團隊中的“團寵”李姐。
(資料圖)
李鳳霞個人照
守著石油瓶子,端住能源飯碗
李鳳霞是“石油二代”,她的父母也是石油工作者,自幼跟隨父母在采油廠礦上生活,因此她對油田有著特殊的感情,而這段經歷也成為了日后職業(yè)選擇的方向啟蒙。大學時期,她選擇石油專業(yè),立志跟著父輩們一起做石油開發(fā)工作,探索這不可或缺能源的奧秘,干出一番事業(yè)。
油氣流在地下不能夠直接流動出來,因此需要通過地面打壓把地下石頭打碎使油氣流出來,李鳳霞的團隊攻關的過程就是這項技術,一方面計算用多大的力壓開底層,另一方面研究用什么樣的流體將石頭打碎。去年一整年,李鳳霞在外出差長達180多天,然而她一直沒有想過放棄,經常說:“你要做,你就做好。”
李鳳霞在普陸3井查看壓裂液罐
李鳳霞在辦公室伏案工作
匯集百家之長,聚焦重點領域
“不是一個人努力,這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边@是李鳳霞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所帶的團隊有21人,主力軍是80后,90后占比也接近1/3。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專業(yè)、不同領域,大家齊心協(xié)力、攻堅克難。
李鳳霞團隊從事的石油勘探開發(fā)是處在開發(fā)的末端工程,之前的工作模式是接力棒式分解工作,每個過程之間連貫性較差,地質和工程會經常打架互相推諉責任等。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后期采用了地質工程一體化模式,前期了解地質測井、勘探井口地下儲存特征作為依據,后期工程技術對策針對性結合,有效加強團隊合作。
“我不喜歡大家把我掛在高的地方,熟悉我的人都叫我李姐。”團隊里的小朋友們經常形容李姐既像“老師”又像“媽媽”,工作時她在實驗匯報上嚴格要求,生活中她又細心囑咐,與同事們一起追劇看小說、聊天放松?!懊看我徽f我要退休了,他們就是不答應,說我們要返聘到你,你是我們的主心骨?!?/p>
李鳳霞與團隊攻研壓裂技術
焦頭爛額從不放棄,不屈不撓反復嘗試
頁巖油氣的開采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一是定位,確定有油氣的位置;二是設計開采方案,采用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三是工程隊具體實施取出油氣,簡單概括就是三大重點難題:勘探—開發(fā)—工程。而李鳳霞團隊參與的就是開發(fā)與工程環(huán)節(jié)。
“我們油氣勘探的領域越來越多了,雖然做了近30年,就是越做越難?!?/p>
李鳳霞在從業(yè)的過程中也是挫折不斷,有時也會挨領導的批評,她在面臨這些難題時也經常抓耳撓腮、心事重重。每當這時候,她就想起母親身上的無論遇到什么大事都會很樂觀積極應對的性格,“沒有說過不去的,或者是天大的事情,你解決不了的?!彼冀K堅持一個原則:不停地琢磨才能夠成功,不斷思考、鍥而不舍最終才能解決困難。“做的時間越長,就覺得對這個專業(yè)反而更喜歡?!?/p>
李鳳霞與同事在實驗室研究地質樣本
團隊當“團寵”,家中做戰(zhàn)友
李鳳霞的愛人與她是同一個專業(yè),兩人經常交叉出差,但漫長的異地生活沒有拉開一家三口的距離,反而加深了他們的感情。偶爾出差開會,還會碰巧前往同一個目的地。這些生活的驚喜也讓二人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人生五十載,李鳳霞有著自己的處世哲學。對于自己的孩子,她嚴而不苛,有要求而不過多約束。對于青年一代,她也有寄語,“每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那個時代的差異會不一樣,但是要做就做好,把自己真正的本事學出來。”
李鳳霞與愛人
心之所向,用腳丈量,石油攻堅,半部人生。石油勘探開發(fā)的技術創(chuàng)新正是這些心懷夢想,踏遍山河的青年人不斷試錯闖出來的,他們堅守祖國石油瓶,端好能源金飯碗,把握著時代經濟發(fā)展的脈搏。
審核專家:張 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監(jiān) 制:戰(zhàn) 釗
策 劃:林佳欣 蔡 琳 焦子原
編 導:林佳欣 卜 郁(實習) 張柳艷(實習)
播 音:李澤華
制 作:劉紫墨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越劇《蘇秦》在漢上演——(引題)“小百花”演繹恢弘史詩大?。ㄖ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序幕
2023-05-28 08:35
原標題:故事匯講述職工自己的故事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
2023-05-28 08:48
原標題:長江流域青海段現有文物資源546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和旅
2023-05-28 08:40
原標題:槐花幾時開覃太祥我家在一座山嶺上,名為都亭山,也許是因山上沒出過神仙,至今其名不揚。好在對面
2023-05-28 05:44
【守靜觀?!吭瓨祟}:回聲背后劉建民很久以前,因為工作關系,我常去專業(yè)的文學雜志或權威媒體的文學副刊上
2023-05-28 05:54
原標題:楊梅的味道劉峰兒時的端午時節(jié),天色總是青郁郁的,云破處,金色的陽光瀉下,猶如一匹匹透明的瀑布
2023-05-28 05:38
原標題:夏天的詩行李坤隨著一聲蟬鳴,暴雨傾盆。你不知道的是,一腳踩進水里,一腳也踏進了夏天。太陽的臉
2023-05-28 05:46
【藝評】原標題:影視作品的網絡評分還靠得住嗎?劉兵最近,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一事登
2023-05-28 05:43
原標題:我國兩項文獻遺產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新華社巴黎5月26日電(記者徐永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
2023-05-27 14:54
原標題:文創(chuàng)讓非遺“時尚再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偉偉攝影報道5月25日,山東日照經開區(qū),在位于東韓家
2023-05-27 11:53
原標題:顏氏臉譜傳承人崔鋒華用臉譜展示人物(引題)?繪千人百面(主題)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陳鳳軍
2023-05-27 08:49
原標題: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開播,首部系列探尋古滇文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紀錄
2023-05-27 05:45
原標題:廣西上演大型原創(chuàng)音樂劇《綻放》致敬“燃燈校長”中新網南寧5月26日電(唐蔚晴)大型原創(chuàng)音樂劇《綻
2023-05-26 16:44
原標題:《人世間》領跑白玉蘭獎提名名單,誰是你心中最大遺珠?澎湃新聞記者楊偲婷5月26日,第28屆上海電
2023-05-26 16:54
原標題:第28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出爐《狂飆》《人世間》在列!第28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入圍名單
2023-05-26 16:45
原標題:演員羅京民去世,曾出演《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劉越)據中視協(xié)演員工
2023-05-26 16:40
原標題:189件長沙窯瓷器精品亮相大連遼寧日報訊記者譚碩報道 近日,由大連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旅順博物
2023-05-26 15:40
原標題:大洋洲藝術遠航到浦江(主題)“大都會”展覽首次登陸中國(副題)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6月1日,“時
2023-05-26 15:32
原標題:都市家庭群像大戲《熟年》打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悲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由中央電視臺、愛奇
2023-05-26 15:39
原標題:兩次榮獲金雞獎的表演藝術家鄭振瑤病逝(引題)《城南舊事》里的“宋媽”走了(主題)北京日報訊(
2023-05-26 14:52
原標題:《子夜外賣》跟拍外賣員的夜行人生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深夜時分,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xiāng),但也有一些
2023-05-26 14:45
原標題:《當燃青春》走進清華大學年輕化探訪式視角獲好評羊城晚報記者王莉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jié)目
2023-05-26 14:46
原標題:甘肅東鄉(xiāng)林家村:彩陶文化引客來羅赟鵬?中國旅游報記者張隆堂“在陶器上作畫很有意思,這種體驗很
2023-05-26 13:56
原標題:有的你休息時它謝客有的長達兩年不開放(引題)這些博物館為何大門常緊閉(主題)實習記者何蕊柴嶸
2023-05-26 13:32
原標題:主創(chuàng)團隊走進校園社區(qū)與學生觀眾面對面(引題)《只此青綠》八月亮相澳門(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
2023-05-26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