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發(fā)布了一款名為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其在推出后的幾周內就風靡全球,甚至引發(fā)了一場新的全球人工智能競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社交媒體推特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直呼其“好得嚇人”,甚至斷言“人工智能越發(fā)強大,離對人類產生威脅不遠了”。
當地時間2023年1月23日,法國圖盧茲,屏幕上顯示著OpenAI和ChatGPT的標志。ChatGPT是OpenAI公司開發(fā)的會話式人工智能應用軟件?!蹲詣踊c工作的未來》一書作者、美國雪城大學教授亞倫·貝納納夫說,200年前,人們對自動化技術產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恐懼,人們看到新技術,就害怕它們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勞動。
今年2月初,ChatGPT開啟“狂飆”模式,引起新一輪瘋狂的技術升級、產業(yè)重構、資本狂潮、巨頭逐鹿。起初,隨著這波技術熱浪席卷全球而心情起伏不定的普羅大眾,經過一段“沉浸式”體驗,雖未感到恐懼,但仍不免有些擔憂。
1
實現對話式AI的第一步
ChatGPT僅發(fā)布了2個月,月活躍用戶就超過了1個億。
要知道,“1個億”可不是個小目標,達到這一數字,Facebook 用了4.5年,WhatsApp用了3.5年,Instagram用了2.5年,谷歌則用了將近一年。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數字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張樹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可以把ChatGPT視為繼語音、圖像視頻識別技術之后最復雜的語言識別技術突破,也是基于模式識別和深度學習的感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新躍遷。
天津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負責人、教授熊德意表示,從人工智能發(fā)展角度看,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意義要高于7年前的“阿爾法狗”。
他告訴記者,圍棋界的“阿爾法狗”刷新了普通大眾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看法,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廣泛應用,普通大眾也難以與其直接接觸。
ChatGPT則完全不同。
與“阿爾法狗”相比,ChatGPT可以直接應用或支撐很多場景應用和產品。如果說“阿爾法狗”是技術應用的“陽春白雪”,那么ChatGPT或許有機會成為“下里巴人”。
的確,在用戶們不懈努力地發(fā)掘ChatGPT的用途后,人們發(fā)現,它不僅僅是個聊天工具,還可以寫代碼、寫情書、寫論文,也可以在線問診,編寫情景腳本、詩歌、小說,甚至是擬定旅游路線、回答腦筋急轉彎,可謂“有求必應”,功能強大到無法想象。
ChatGPT在快速滲透各個行業(yè),普通大眾都可以成為ChatGPT的用戶,這是其火爆出圈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此前已有許多跟機器人聊天的相關應用,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常用的智能語音助手。ChatGPT與之有何不同呢?
“智能音箱采用的同樣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話式AI技術,但是語言智能比較初級。很多情況下,我們只能與它們進行一問一答式的簡單對話?!毙艿乱庹f,“而ChatGPT,其底層技術不僅與一般的智能音箱底層技術截然不同,而且要比它們強大得多,不僅如此,它改進了與它同類的技術InstructGPT的人類反饋數據收集形式,在與人對話中,可以基于歷史內容,支持連續(xù)多輪對話?!?/p>
熊德意認為,ChatGPT是實現對話式AI的第一步。
從互聯網層面來看,它可以作為信息入口,與搜索引擎相結合;還可與辦公軟件結合,增強辦公效率;從人機交互角度看,它體現的是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的交互方式,可以與元宇宙、數字人結合。此外,它還可以充當機器人大腦。
“如果從人類信息發(fā)展的尺度上看,它在人與機器之間的信息接口方面有了很大突破?!毙艿乱馊缡钦f。
2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ChatGPT使用了GPT-3技術,即第三代生成式預訓練Transformer(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這是一種自回歸語言模型,使用深度學習來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
2023年2月6日,上海,一位年輕人登陸openai網站,嘗試在ChatGPT上用中文與AI聊天,詢問關于大熊貓的問題后,得到非常詳細的回復。據英國廣播公司《科學焦點》雜志介紹,GPT-3的技術看似簡單,例如它接受用戶的請求、聽取問題或提示并快速回答,但其實這項技術實現起來要復雜得多。該模型使用來自互聯網的文本數據庫進行訓練,包括從書籍、網絡文本、維基百科、文章和互聯網其他文本中獲得的高達570GB的數據。更準確地說,它在5000億個單詞組成的訓練數據上進行了高強度訓練。
GPT-3.5是GPT-3微調優(yōu)化后的版本,比后者更強大。ChatGPT正是由GPT-3.5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所支持的。
ChatGPT也可以被描述為一個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人工智能模型。這意味著它是一個能夠編碼、建模和生成人類語言的程序。
作為一種語言模型,在大規(guī)模文本數據上進行自監(jiān)督預訓練后,ChatGPT還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的“煉制”。首先是監(jiān)督微調階段,在該階段,人類AI訓練師既充當用戶,同時也是AI助理,以自我對話形式生成對話樣例,ChatGPT在這些對話樣例上進行有監(jiān)督的訓練。
接著,ChatGPT進入第二個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訓練一個基于語言模型的獎勵模型,對機器生成的回復進行評分,為了訓練該獎勵模型,需要隨機抽取機器生成的文本,并采樣出多個不同版本,人類訓練師對這些不同版本進行偏好排序,排序的結果用于獎勵模型的訓練。
基于訓練好的獎勵模型,第三個階段采用強化學習技術進一步微調ChatGPT。
這項技術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能夠基于以上介紹的人類反饋強化學習技術,使生成的文本能夠與人類意圖和價值觀等進行匹配。
無論懂不懂技術,全球網友都競相大開“腦洞”,試探ChatGPT到底有多“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有人要求它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風格重寫上世紀90年代熱門歌曲《Baby Got Back》;有人寫了一封信,要求ChatGPT刪除信用報告中的不良賬戶;還有人詢問它以童話為靈感的家裝設計方案。
3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撥云見日
一炮而紅后,ChatGPT概念股也跟著一路“狂飆”。有媒體報道,漢王科技9天收獲7個漲停板。自然語言處理研究是該公司主營業(yè)務,而ChatGPT背后的技術就是NLP。
熊德意告訴記者,NLP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最早誕生于機器翻譯,其歷史實際上比“人工智能”名字的歷史還要悠久,至今已研究了70多年。簡單來說,該技術的目標就是要讓計算機或機器人能夠實現像人一樣具備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能力。
“ChatGPT并非一項技術的一蹴而就,它是多種技術疊加在一起形成質變的產物,是NLP領域的結晶?!毙艿乱饨忉專涞讓蛹夹g,包括Transformer、自監(jiān)督學習、微調、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AI對齊等,在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領域都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
“但ChatGPT將這些技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有效規(guī)避了大模型的未對齊行為,利用了大模型規(guī)模帶來的智能突現能力,增強了大模型的指令學習能力和用戶意圖捕獲能力,解鎖了大模型的泛化能力。這些能力疊加在一起形成了ChatGPT的質變效果?!毙艿乱庹f。
美國《邁阿密先驅報》報道稱,推特上的一位用戶在ChatGPT的幫助下參加了一次模擬SAT考試,得到了1020分(滿分1600分)。根據College Simply的數據,這只略低于平均水平。
但當我們提問ChatGPT“你能幫我通過考試嗎”,它會善意地提醒我們不要利用它來作弊,并表示:“重要的是要記住,測試的目的是評估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弊,或者僅僅依靠像我這樣的外部來源,會破壞考試的價值,也不會促進學習或成長?!?/p>
這是因為ChatGPT被加入了預先設計的“道德”準則,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人類反饋強化學習。
OpenAI表示:“這使該工具能夠回答后續(xù)問題、承認錯誤、挑戰(zhàn)不正確的前提并拒絕不適當的請求?!?/p>
熊德意認為,這是因為RLHF有效提升了大模型的對齊能力,即如何讓AI模型的產出和人類的常識、認知、需求、價值觀保持一致。
經過RLHF的“調教”,ChatGPT變得高度擬人化,可以學習并生成聽起來十分自然的回復。RLHF還使ChatGPT能夠理解指令并做出適當的響應,從而使對話更加真實。
ChatGPT也因此迅速成為當下所有智能聊天機器人中的“天花板”。
4
雖觸手可及但無法取代人類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人們認為無法達到的極限,從1997年IBM“深藍”計算機首次在國際象棋中擊敗人類,到IBM人工智能機器人“沃森”贏了智力競賽《危險邊緣》(Jeopardy),再從2016年“阿爾法狗”在圍棋大戰(zhàn)中戰(zhàn)勝人類,到2019年號稱“AI賭神”的Pluribus在德州撲克中碾壓人類玩家……
現在,ChatGPT已經觸手可及,拉扯沖撞著人們慣有的參與生產生活的模式和框架,且繼續(xù)“狂飆”在超越人類的賽道上?!癈hatGPT引發(fā)十大職業(yè)危機”“未來20種職業(yè)或被AI取代”等話題頻上熱搜。
它真的會跟人類搶飯碗,甚至取代人類嗎?
《邁阿密先驅報》報道稱,根據SortList對6個不同國家的500名ChatGPT用戶進行的一項調查,“打工人”已經在考慮其對自己所在行業(yè)意味著什么。研究稱,大約23%在軟件和技術領域工作的員工擔心會因它失去工作,超過40%的雇主則表示有興趣“聘用”營銷文案花樣多多的ChatGPT。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財富觀察欄目刊文稱,其他專業(yè)領域也可能會因此改變工作流程,包括中級寫作、廣告、媒體策劃和法律文件。
“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術有可能改變工作的性質,但它們不會取代對人類的需求?!碑敯选笆欠駮嫒祟惞ぷ鳌钡膯栴}拋給ChatGPT時,它說,它們旨在協(xié)助和增強人工任務,而不是取代人類。它們作為人力資源的補充,并提高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效率和效果。
熊德意認為,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更多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效率,輔助人類。與此同時,大眾需要與時俱進,熟悉并掌控新技術,就像學習使用計算機、手機一樣,畢竟這些新技術一定會產生新的就業(yè)機會。
5
尚無自主意識和思考能力
英國哲學家德里克·帕菲特在著作《論重要之事》中將人類定義為“能夠給出理由并做出回應的生物”。ChatGPT是一個可以給出理由并做出回應的人工制品。它與人不同在哪里?是否像人一樣有自我意識呢?
發(fā)展至今,計算機已經變得更加成熟,但它們缺乏真正的理解力,而這些理解力是人類通過進化為嵌入社會實踐網絡中的自主個體而培養(yǎng)起來的。這是人工智能不具備的經歷。
當問及ChatGPT時,它回答道:“我是一個機器學習模型,不像人類那樣擁有意識或自我意識。我也無法像人類一樣感受情緒或體驗世界。但是,我能夠快速處理大量數據,并且能夠以類似于人類交流的方式理解和響應自然語言輸入?!?/p>
粵港澳大灣區(qū)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講席科學家張家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從業(yè)人員來說,首先什么叫自我意識,這件事情并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定義,很難像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這些能力一樣可以做定量衡量。
“如果模糊地給‘自主意識’下個定義的話,我認為第一,主體要有自意識——它能意識到自己在干某件事兒;第二,強調自主——它可以自發(fā)地來決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它也并不能自主地來決定或選擇它要說什么。從這個角度看,離自主意識還有一些距離。”張家興說。
張樹武也認為,盡管ChatGPT有所突破,但它的回答是基于經驗主義的判斷,是根據要求做預測,也是在先驗知識基礎上精加工的“知識拼盤”,不具備邏輯推導和數學演算等真正認知功能,局限性比較明顯。
1950年,才華橫溢的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提出了一個他稱之為“模仿游戲”的思想實驗。面試官通過打字機與兩個對象交談,知道一個是人,另一個是機器。圖靈建議,如果一臺機器能夠始終讓面試官相信它是人類,我們就可以說它有能力思考。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目前,ChatGPT還沒有通過圖靈測試的評估。其實,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工智能模型能真正通過圖靈測試。
但據《紐約時報》報道,OpenAI已經建立了一個比ChatGPT更強大的系統(tǒng)GPT-4,它甚至可以生成圖像和文字,業(yè)界傳聞它可以通過測試。能否如此,我們拭目以待。
6
或成傳播錯誤信息的工具
人們逐漸發(fā)現,ChatGPT并非萬能,也不總是正確的。它不擅長基礎數學,似乎無法回答簡單的邏輯問題,甚至會爭論完全不正確的事實。
據英國《自然》雜志報道,有研究人員強調,不可靠性融入了LLM的構建方式。由LLM支持的ChatGPT通過學習龐大的在線文本數據庫中的語言統(tǒng)計模式來工作,這當中包括了不真實、偏見或過時的知識,因此很容易產生錯誤和誤導性的信息,尤其在其未經大量數據訓練的技術領域。
OpenAI公司也承認:“ChatGPT有時會寫出看似合理但不正確甚至荒謬的答案?!边@種事實和虛構疊加的“幻覺”,正如一些科學家所擔心的,在涉及諸如提供醫(yī)療建議等問題時尤其危險。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新聞可信度評估與研究機構NewsGuard對ChatGPT進行了測試,研究人員向它提出充滿陰謀論和虛假敘述的問題,結果它以新聞、散文和電視腳本的形式寫出了文章,在幾秒鐘內編成大量令人信服的、干凈的而毫無信源的內容。研究人員預測,對于虛假信息傳播者來說,生成技術可以使虛假信息成本更低廉、更容易產生。
“這個工具將成為互聯網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傳播錯誤信息的工具。”NewsGuard公司的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戈登·克羅維茨說,“現在可以以巨大的規(guī)模和更高的頻率來制作一個新的虛假敘事,這就好比有人工智能代理人在為虛假信息提供幫助?!?/p>
還有人擔心ChatGPT會挑戰(zhàn)語言的多樣性。
澳大利亞《對話》雜志刊文稱,ChatGPT的默認功能會優(yōu)先考慮白人創(chuàng)建的英語寫作形式。說英語的白人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許多寫作密集型行業(yè),包括新聞、法律、政治、醫(yī)學、計算機科學和學術界。這些人在上述領域的輸出比其有色人種同事高很多倍。他們所寫的大量文字意味著它們可能構成了ChatGPT學習模型的大部分,盡管OpenAI并未公開披露其材料來源。因此,當用戶要求ChatGPT生成任何這些學科的內容時,默認輸出都是以那些說英語的白人男性的聲音、風格和語言編寫的。
美國哲學家、作家及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尼特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意識的解釋》中描述了幼年的海鞘:“它在海洋中游蕩,尋找一塊適合的巖石或珊瑚,作為終生的家?!币坏┱业?,海鞘就不再需要它的大腦并將其吃掉。
這聽起來很殘忍,但這背后有一個令人擔憂的隱喻: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我們日常生活后,人類可能因過于依賴“智能”機器,使自己變得愚蠢。
熊德意提醒,要警惕人工智能弱化人類思維。“ChatGPT實際上是從人類海量語言數據、知識庫中學習訓練而來,如果人類完全依賴于它,放棄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語言思考、能力鍛煉,那是非??杀涂膳碌??!?/p>
上一篇:三亞擱淺侏儒抹香鯨不幸死亡,鯨魚為什么會擱淺 每日熱門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體育勵志電影《中國乒乓》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展映(引題)鄧超:有責任把國球故事拍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
2023-02-17 10:52
原標題:電影與現實的對話和連接(引題)——評汪榮《當代電影專題研究》(主題)在電影《一一》之中,導演楊德昌借由人物之口說道:“如果電
2023-02-17 10:53
原標題:《風再起時》珍珠滿地可惜少了根主線《風再起時》集中了梁朝偉、郭富城等一批優(yōu)秀的演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市場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2023-02-17 10:56
原標題:西方兒童文學中的兔子許多動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與繁榮、富足和繁育聯系在一起。在
2023-02-17 09:44
原標題:演唱會日期未定黃牛已在售票(引題)線下觀演別被“代搶票”套路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實習生虎巾杰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
2023-02-17 09:44
原標題:山西發(fā)布碧村遺址考古成果揭示黃河岸畔的先民生活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記者楊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對外發(fā)布興縣碧村新石器
2023-02-17 09:33
原標題:《流浪地球2》海外上映獲好評講述太陽出現危機,人類聯合拯救地球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節(jié)檔實現了海外多地與國內同
2023-02-17 09:55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秦檜周邊”引爭議緊急下架(引題)影視周邊開發(fā)要有“邊界意識”(主題)解放日報記者鐘菡簡工博日前,電影《滿江紅
2023-02-17 09:39
原標題:下崗工人23年創(chuàng)作15部文學專著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何所謂)近日,著名的“工人詩人”王學忠的新書《王學忠新詩文
2023-02-17 08:50
原標題:“考古中國”通報5項重大進展(主題)再證中國史前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國家文物局在京
2023-02-17 08:35
原標題:慰問演出到一線近日,全總文工團“‘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慰問演出,分別在即墨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車
2023-02-17 08:34
“藝術為城市添彩”原標題:位置遠離鬧市,活動頗具特色(引題)在北京五環(huán)外,走進藝術“中間”(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雪盟?核心閱讀在北京
2023-02-17 08:43
“深觀察”原標題:推動影視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電視劇創(chuàng)新發(fā)展縱橫談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2月8日,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在京舉行
2023-02-17 08:42
原標題:揭秘《西游記》:孫悟空的顏值到底啥水平?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在各種古典小說中,《西游記》是當之無愧的超級IP,由此衍
2023-02-17 05:43
原標題:黃州的根脈在赤壁,赤壁的文化在蘇子(引題)?“玩家”蘇東坡:“二賦一詞”誕于山水之間(主題)2月12日,湖北黃岡,春雨微寒。位于
2023-02-17 05:54
原標題:山西運城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公布為晉南地區(qū)商代學術研究提供證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對外公布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考
2023-02-16 16:43
原標題:“演”過古裝劇再試民國?。ㄒ})?曾翻拍“甄嬛”的上海阿姨又來橫店了(主題)昨天,曾經因為翻拍“甄嬛”微電影火遍全網的上海阿
2023-02-16 16:34
原標題: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紀錄片《中國游戲紀事》首映會在廣州黃埔舉辦。本片由中國音像與數
2023-02-16 15:56
原標題:漫威新片《黑豹2》水土不服,《蟻人與黃蜂女》接棒再戰(zhàn)(引題)?15年引進路,從熱捧到遇冷(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作為2023年引進的
2023-02-16 15:46
原標題:《星落凝成糖》江蘇衛(wèi)視定檔!(引題)?陳星旭一人分飾四角(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由朱銳斌執(zhí)導的古裝神話愛情劇《星落凝成糖》
2023-02-16 15:34
原標題:中華劇院拓寬劇場運營推動城市高品質文化發(fā)展(引題)?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三月啟幕(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王洋)“國粹芳華經典
2023-02-16 15:38
原標題: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fā)現展正式開展2月15日,國家圖書館開年大展——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fā)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展
2023-02-16 15:47
原標題: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走近“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fā)現展”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
2023-02-16 14:35
原標題:消逝在《風再起時》的香港往事文匯報記者柳青梁朝偉和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拍攝于2017年,差不多同一時候,導演王晶在拍攝類似
2023-02-16 14:34
原標題:5項“考古中國”項目重要成果公布(引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考古有突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國家文物局公布5項“
2023-02-16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