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69精品丰满人妻无码视频a片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封閉百年的皇史宬開放 古代皇家檔案是怎樣存放的

時間:2021-11-08 16:50:02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封閉百年的皇史宬開放(引題)

古代皇家檔案是怎樣存放的(主題)

北京晚報記者 李祺瑤

明清皇家“石室金匱”藏著哪些秘密?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圖籍檔案,記錄了哪些重要內(nèi)容?這些都可以在位于南池子大街136號的明清皇家檔案庫——皇史宬中找到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近日完成對皇史宬的修繕和展覽布設(shè),封閉百年后,這座故宮邊上的“神秘小院”正式開放團體預約參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向世人展示著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精良工藝,延續(xù)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記憶。

觀展·解碼

何為“石室金匱”?

保護皇家檔案的“雙保險”

皇史宬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皇家檔案庫,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有480余年的歷史,其整體建筑及原始格局保存完整,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皇史宬是如何存放皇家重要檔案的?在皇史宬正殿基本陳列“石室金匱皇史宬”中,可以一探究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我國古代重視典籍檔案的保管與保護,將其“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世鑒?!笆医饏T”便是我國古人珍藏檔案的重要方式,指把重要檔案放入金匱中,再把金匱放置在石室內(nèi)。其中,“金匱”是指金質(zhì)的盒子,“石室”是指磚石砌筑的房屋。

皇史宬便是依中國傳統(tǒng)“石室金匱”的貯藏理念,歷時兩年建成,專門用于存放明清皇帝的實錄、圣訓等珍貴典籍。進入皇史宬,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皇史宬正殿,它是北京最大的無梁殿建筑,不用一釘一木,皆以磚石建造,是名副其實的“石室”。

跟隨工作人員指引,步入殿內(nèi),便可一窺正殿內(nèi)的細節(jié):厚重的石門和墻壁、高大的石臺基、東西對開的窗子、穹隆式的殿頂……為何這樣設(shè)計?工作人員揭秘,這其實體現(xiàn)了皇史宬最重要的功能——防火,這樣的設(shè)計更易通風,冬暖夏涼,使得室內(nèi)整體保持恒溫恒濕,整座建筑具有良好的防火、抗震性能,有利于檔案文獻的安全保管。

沿樓梯登上1米多高的大石臺,32座明清兩代金匱整齊排列,置于正殿中央,氣勢壯觀?!斑@些明清兩朝留存至今的金匱,雖飽經(jīng)歲月洗禮,仍光彩依舊。”工作人員介紹,金匱在古代相當于收藏絕密文獻的“保險柜”,每個約長1.35米、寬0.75米、高1.3米,使用楠木或樟木制作,外部包裹鎏金銅皮,可防蟲蛀、霉變。根據(jù)史料記載的金匱大小來估算用金量,平均每一個金匱需要用到近1公斤的黃金,可見皇家對于這些檔案的重視。這也是保護皇家檔案免受火患的第二道防線,金匱與石室,成為保護皇家檔案的“雙保險”。

金匱收藏的檔案有何內(nèi)涵?

記錄明清帝王言行、重要政事

明清時期,皇史宬主要收藏實錄、圣訓、玉牒、《永樂大典》副本、將軍印譜等史籍典冊。正殿的基本陳列中,配合金匱展出的展板上,詳細解讀了金匱所藏文獻檔案的作用。其中,實錄是重要的編年體史書。明清兩代,新帝即位后,為前一任皇帝開實錄館,收集、整理前朝舊事,以時間為序,纂修實錄,記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事跡。實錄修成后,從中摘錄帝王的上諭內(nèi)容,將帝王言論分類匯編,纂修為圣訓。工作人員介紹,這兩類文獻內(nèi)容詳實,裝潢考究,是研究古代帝王言行、重要政事、典章制度及古籍裝潢的重要文獻。

按照纂修制度,清實錄形成多個版本,依裝幀和開本大小,分為小黃綾、小紅綾和大紅綾3種,小黃綾本用于進呈皇帝御覽改定后,作為繕寫4份紅綾本的母本。其中,小紅綾2份,一藏乾清宮,一藏內(nèi)閣實錄庫;大紅綾本2份,一藏皇史宬,一藏盛京。金匱內(nèi)存放的實錄和圣訓為大紅綾本,實錄有滿、漢、蒙文3種文本,圣訓有滿、漢2種文本。

理解了金匱保存皇家檔案的內(nèi)涵,再觀看這些金匱,其表面鏨刻著精美的云龍紋,仔細看,每個金匱上的祥龍造型各不相同,這是因為每個金匱來自明清不同朝代。工作人員說,正是每個朝代審美特點、鑄造技術(shù)各不相同,讓今天的我們得以見到這些獨具特色的精美紋飾。據(jù)記載,明朝制造金匱19座,清承明制,繼續(xù)制造金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xiàn)藏金匱152座,參照乾隆朝《皇史宬全圖》中的金匱數(shù)量,將其中32座保存在皇史宬正殿,其余遷入該館新館。

除金匱外,正殿內(nèi),石臺東北和西北角各立有石碑一座,東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帝“恭瞻皇史宬”詩文,西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恭送實錄、御容及玉牒至盛京的御書。

觀展·亮點

乾隆時期《坤輿全圖》

當時中國最新最全地圖

清代皇帝與傳教士的互動頗多。展廳里,一幅絹本彩繪《坤輿全圖》則是法國傳教士蔣友仁繪制,進呈給乾隆帝的。這張地圖中,采用秋裝投影法畫出了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洲,對中國的疆域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描繪和標注,除東西兩半球圖外,四周繪有十余幅天文圖。這是中國當時最新、最全的世界地圖,蔣友仁為中國人帶來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介紹了開普勒三大定律以及歐洲天文學的一些最新進展。這張圖涵蓋了16世紀至18世紀中葉,東西方地理和天文學方面最新成果。

此外,展覽中還展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贈送康熙帝的法文《亞洲地圖》、179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貿(mào)易總管百靈關(guān)于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給中國政府的信函、20世紀初各國與中國往來外交照會與國書等珍貴檔案。

《兩河地里圖》

再現(xiàn)絲綢之路中國段風貌

皇史宬院內(nèi),完成修繕的東、西配殿也被利用起來,作為展廳展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部分館藏。正在東配殿展出的“錦瑟萬里 虹貫東西——17至20世紀初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中,32件(組)展品通過精美的輿圖、畫冊,詳實的國書、奏折、信函等,再現(xiàn)了明清時期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展覽中的第一幅圖,來自明朝《兩河地里圖》,是其中一幅局部圖的復制件。《兩河地里圖》是一組圖冊,為彩繪絹本,共42幅圖,每幅都附有圖說。工作人員說,這組圖冊以山水圖的形式再現(xiàn)了17世紀前后絲綢之路中國境內(nèi)的人文地理、歷史變遷、政治沿革、自然環(huán)境、風俗特產(chǎn)等狀況,“當時,這組圖是作為一個文件的副本,配有詳細的說明,呈遞給皇帝?!?/P>

《赤道南北兩總星圖》

代表明代東方星象學最高水平

展廳內(nèi),一件巨幅星圖置于墻上,明亮的色彩,細致的描繪,引得觀眾駐足細細欣賞。

這是明崇禎七年(1634年)禮部尚書徐光啟與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等共同創(chuàng)作的《赤道南北兩總星圖》,原件寬4.52米,高1.715米,色彩部分全部用礦物質(zhì)原料,星座采用泥金標繪,圖上繪有大小20幅星圖及天文儀器圖,另外還有兩篇圖說。

這幅巨作主要由兩個大圖——南赤道所見星圖,北赤道所見星圖組成。每個半球圖直徑約160厘米,外圈標有赤道和黃道十二宮。金色的星被畫成大小不一的形狀,既有星座,也有星云,甚至還有白色的銀河;各星座的名字有沿用傳統(tǒng)的中國命名,也有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名字。在兩幅主圖之間及外沿,分別繪有《赤道圖》、《黃道圖》等各種小星圖14幅,黃道經(jīng)緯儀等各種天文儀器4幅;同時在整幅圖的首尾,還印有徐光啟所撰《赤道南北兩總星圖敘》及湯若望署名的《赤道兩總星圖說》兩篇長文。

這幅圖共繪恒星1812顆,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星座1464星的慣例。圖中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繼承了我國古代星圖的內(nèi)容,又吸收了當時歐洲天文學的成果,代表了當時東方星象學的最高水平。圖中星數(shù)之多,內(nèi)容之完備,是17世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星圖佳作,見證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史,已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

工作人員介紹,這幅輿圖目前保存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輿圖庫房,分別卷放保存于8個紙質(zhì)圓筒中,由于原件是有著380年歷史的文物,形制巨大,一般不作展出利用,現(xiàn)在展覽中看到的是按比例適當縮小的復制件。

朱筆數(shù)學草稿

康熙“創(chuàng)造”方程式術(shù)語

幾張紅字算術(shù)草稿,出自康熙皇帝之手,是他練習西洋數(shù)學時,用朱筆在紙上列的計算數(shù)列。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皇帝做數(shù)學題的稿紙為數(shù)不多,裝在寫有“圣祖算草”字樣的封套內(nèi)保存。

康熙帝尤其喜歡西洋數(shù)學,像我們熟知的方程式中“元”“次”“根”等術(shù)語,都是康熙創(chuàng)造的。據(jù)史料記載,康熙學習數(shù)學十分刻苦,也很有天分,曾提出直角三角形的五種解法。他常請傳教士南懷仁進宮授課,但南懷仁中文、滿文水平有限,給康熙授課時要將許多精力放在語言的解釋上,十分費力。一次課上,康熙突然想到將未知數(shù)翻譯為“元”,最高次數(shù)翻譯為“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譯為“根”或“解”: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南懷仁聽罷,連連稱贊康熙的領(lǐng)悟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觀展·提示

地點:東城區(qū)南池子大街136號皇史宬內(nèi)

門票:免費

預約:接待參觀時間為工作日9時至16時,目前僅面向團體開放預約,優(yōu)先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檔案系統(tǒng)、高校等人群參觀,需提前1周通過電話(010-63096489,傳真同號)進行預約,參觀團體不超過40人。

標簽: 古代 皇家 檔案 存放 皇帝

最近更新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